所在地区:
黑龙江
4051人关注
行政主管部门:
黑龙江省
本科医药类公办

院系设置

  一、实力雄厚—临床医学院

  1、学院简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暨附属第一医院创建于1963年,它是由原附属医院、中医系和骨伤系合并组成,是一所集教学、医疗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学院,同时也是黑龙江省规模最大、设施齐全的中医教学、医疗、科研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913人,其中正高职87人,副高职158人,拥有博士学位44人,硕士学位113人,国家和省级名老中医33人,优秀中青年专家和跨世纪人才4人,博士指导教师25人,硕士指导教师95人。实际开放床位744张,有2个门诊部,3个住院病区,14个教研室。

  学院现有学生3570人,国外留学生近百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学院特色

  1)、历史悠久、成就辉煌

  临床医学院暨附属第一医院自建院起始终坚持发扬中医特色,突出中医优势,继承与发扬并举,患者至上、服务第一,推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在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班,1982年获得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被批准为“七五”期间全国七所重点专科建设的中医院之一,中医妇科学获得了博士授予权,实现了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和腾飞。 1986年中医妇科被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医院现有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下设的所有二级学科。从1996年开始相继设立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博士后流动站,全国第一名中医学博士后的培养出自我院,造就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在全国中医药院校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杰出人才。

  1993年医院被评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1997年被确定为“放心药房”建设单位。是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爱婴医院,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全国中药制剂与剂型改革基地,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级优秀临床教学基地。2004年学校以全A的成绩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结论,临床教学获得专家的高度好评。2007年又以全优的成绩完成了国家教育部首次中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是目前全省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具有鲜明中医特色和中西医结合优势、在海内外有很大影响的现代化综合型中医院。

  做为黑龙江省中医药事业的龙头单位,学院在医疗、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辐射全省同行业乃至国内外;在妇科病、肾病、血液病、周围血管病、皮肤病等重大、疑难疾病的中医临床疗效和科研水平上达到了国内及国际领先水平;我院在省内外设有20余个帮扶合作单位,每年派出4名副高职以上人员支援基层,对全省的医、教、研具有重要的辐射和指导作用。医院还始终注重与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巴西、西班牙、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十余个国家有着密切的交流合作,每年来我院进修学习的港澳及国外人员达90余人,国际交流达20余次。同时与我国台湾、香港等多家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为医院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极大地推动本地区中医药的医疗、科研和人才培养,拓宽国际交流,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2)、名医云集、名家辈出

  临床医学院几十年来人才济济、名医云集、名家辈出,覆盖各科。有老一代中医泰斗、中医内科大家、国家名老中医高仲山教授;清代宫廷御医马承先第二代传人马骥教授;中医妇科大家、国家级重点学科创始人、中医妇科博士生导师、以治疗“不孕症”蜚声海内外的国家级名老中医韩百灵教授;中医内科肾病大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张琪教授。还有中医温病名家胡青山教授、中医儿科名家刘青教授、孙文庭教授、邹德琛教授、中医内科名家孟广奇教授、中医妇科名家于盈科教授、中医皮肤病名家白郡符教授、中医骨伤病名家樊春洲教授、中西医结合骨科名家黄殿栋教授、中西医结合心肺病名家王刚教授;当代中医药专家有:中医心血管病专家、博士生导师、中医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曹洪欣教授,中医方剂学专家、全国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段富津教授,国家局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带头人栗德林教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马宝璋教授,针灸学专家、全国名老中医于致顺教授、孙申田教授,中医血液病专家、我国中医治疗再障“温肾阳,补肾阴”理论创始人之一孙伟正教授,中医外科专家王玉玺教授,中西医周围血管病专家李令根教授。正是在这样的中医名家积累及传承下,目前还有一大批中医中青年才俊,形成了中医名家辈出的雄厚人才优势,为我院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准备了雄厚的人力资源。目前已拥有不同类别和专科、专病的专家210余名,覆盖中医、中西医结合等各学科。

  3)、突出特色,强化学科、专科建设

  临床医学院学科、专科特点突出,现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其中中医妇科学学科,1984年被评为首批省级重点学科,获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也是全国最早的中医妇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89年再度被教育部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也是全国最早的、目前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

  2个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中医内科内分泌学学科);

  2个国家级重点专科(诊疗中心)(中医妇产科、中医周围血管病),其中,周围血管病是全国唯一一家中医周围血管病诊疗中心;

  6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心血管病学学科、中医内科消化病学学科);

  6个省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耳鼻喉学学科、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学科、中西医结合肾病学学科、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学科、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学学科、中医皮肤学学科);

  8个省级重点专科(中医呼吸内科、中医血液内科、中医肾病内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科、中医脑血管病科、中医急症科、中医肝胆病科、中医骨伤科);

  中西医结合学科作为一级学科2006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也是中医药领域三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之一;

  血液内科成为全国治疗慢性再障的中心。

  4)、科教兴院、成效显著

  临床医学院以提高中医药治疗重大疑难疾病临床疗效为基础,以紧密结合现代实验研究为突破口,形成了临床疑难病种诊疗和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紧密结合、有机互动的发展格局。

  近年来获得各类课题奖380余项。现已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23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十五”重大攻关计划项目1项资助,省级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5项。著作278部,论文2700余篇,主编、副主编及参编各类教材132部。获得了突出的教学成果,如《因材施教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创新应用》于1989年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高等中医药教育学分制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实施》于1999年获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遵循中医药学经典理论原则》、《发展中医妇科学理论》、《提高教材质量的研究与实践》于2005年获省级教育教学一等奖,《中医内科学教学和临床实习环节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于2005年获省级教育教学一等奖等,这些教学成果的取得,极大的促进了我院的教育教学的发展。

  拥有的现代化化验室和医技科室不仅为病人诊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又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优越条件。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2个(中药药理实验室(妇科)、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黑龙江省级研究所1个(心肺病研究所)。

  按照临床科研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已培养博士生153名、硕士生596名,体现了医、教、研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5)、教书育人、服务社会

  临床医学院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优化结构,灵活专业方向, 强化本科教育,发展长学制教育,完善七年制教育,争办八年制教育。以育人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教材建设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专业建设总体水平,经几代人坚持不懈的传承和开拓,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现已形成了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

  先进的办学理念。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德育首位,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理念,以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为根本目标,以“坚持特色,强化基础,能力为本,重在实践”为原则,形成了以“坚持强化学科、课程建设,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切实提高中医临床能力”的专业特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完善的办学条件。学院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还拥有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临床实训中心。医院目前拥有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全身螺旋CT、多功能X光系统、中央监控系统、超薄细胞检测系统、多部彩色超声诊断仪、尿沉渣分析仪等大型医疗、科研设备,总值超过1.9亿元,满足了临床教学、医疗、科研的需要。有中医类图书261528册,43323种。其中电子图书6.3万册,中医期刊39936册。学生可随时在图书馆查阅CNKI、超星、书生等资料库。

  雄厚的教学师资力量。现有教师221人,已形成了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学术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结构趋于合理的教师队伍。其中既有饮誉海内外的中医泰斗韩百灵教授,又有一批国家级名老中医,还有一大批省级名中医,而且有更多的中青年中医才俊正在茁壮成长。

  强化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着“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临床实践教学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为改革目标,在实践中建立起了“授课—实习—考核”三者相统一的运行机制。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和五年制中医学专业(临床方向)实行导师制,规定大学二年级以上的学生与临床专家结对子,并推行“因人施教、因人培养、因人定向”的人才培养方略。学院现有2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校级精品课程。

  医教研三结合,服务于教学。学院在长期建设发展中,形成了医教研三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临床教学特色。多年来坚持走中医临床研究与学位点建设、重点学科建设、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重点研究方向建设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发扬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专长,突出中医优势,继承与发扬并举,患者至上、服务第一,推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办院方向。形成了稳固的临床教学体系,教学工作促进学科建设和临床水平不断提高,而临床、科研水平的提高又不断更新、丰富了教学内容。

  注重素质,全面育人。学院在教学工作中严格管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学院特点,发挥优势,使医、教、研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多年来学院非常重视对学生素质教育思想的提炼和总结,特别注重第二课堂建设,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学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科技文化艺术节、体育节、各类学术讲座、学生科研论文报告会、学生科技成果展览等活动,内容新颖,丰富多彩,极大地活跃了广大同学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进入21世纪以来,学院更是把学生的培养放在第一位,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基准,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专业基础牢固,临床动手能力过硬,科研创新水平一流的新一代大学生。临床医学院正在努力为祖国的中医药事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中医药人才。

  二、特色彰显—针灸推拿学院

  1、学院简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始建于1983年,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针灸推拿学、中医妇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针灸推拿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推拿学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与特色专业,并推荐参加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遴选。针灸推拿学科1988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2000年跻居省级A类重点学科,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学院于1992年率先实行“院系合一”管理体制,将针灸系和附属第二医院合并,建立了现在的针灸推拿学院暨附属第二医院,成为集教、医、研为一体的,以突出针灸、推拿、康复为特色的一所现代化的综合性教学临床基地和三级甲等中医医疗单位,是黑龙江省中医针灸、推拿、康复龙头单位,是全国中医中风病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学院现有教研室14个,有教师101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41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39人,师资队伍梯队合理、实力雄厚。学院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7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3人;黑龙江省模范教师2人,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3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黑龙江省跨世纪拔尖人才1人,有14人获得“省名中医”荣誉称号,12人获得“校名中医”称号。学院已培养博士后11人,出站4人,博士研究生151名,硕士研究生471名,本科生2000余人,专科生200余人,分布全国20余个省市及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中,有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中医界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更有一批学子在海外建功立业,扩大了我校在世界上的影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汇集数十位知名专家、教授,将中风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特色针法的临床应用研究、针刺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针灸推拿对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针灸“治未病 ”研究等作为主要研究方向,长期攻关重大疾病、疑难病症及常见病的治疗,开展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出了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的专业队伍。全院已形成了明确、稳定、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立项级别高,科研成果多。近年来主持与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承担省、厅局级课题计135项,获奖成果43项(国家级1项,部省级21项,厅局级21项)。由孙申田教授主持的“针灸治疗脊髓损伤修复再生的研究”,获2001年全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高维滨教授主持的“针刺颈项部腧穴治疗真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结束了真性延髓麻痹不能治愈的历史,开创了中医针刺治疗疑难重症的又一个新领域,其学术水平居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针灸推拿学是中医走向世界的排头兵,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合作和对外交流方面,针灸推拿学院发挥着重要的角色,是中医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著名专家教授曾多次赴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韩国、匈牙利等国家开展学术交流,同时,学院也经常接待来访的各国医学同行和专家。2008年学院还积极参与了学校与伦敦南岸大学联合创办的全球首家中医孔子学院,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及学院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院以培养本科人才为主,注重向高层次外向型方向发展,面对新时期社会市场的需求,于2002年起在省内外招收“七年制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方向”本硕连读学生和“针灸推拿学专业英语方向”本科学生,2005年招收“针灸推拿学专业康复方向”本科学生,2007年招收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学生。新的针灸推拿专业或方向的兴办,极大地增强了办学活力和实力,使大批高层次外向型人才脱颖而出,为针灸推拿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奠定坚实的基础。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作为中医学的一颗璀璨明珠,定会在国内外发挥它独特的魅力。

  2、学院特色

  针灸推拿学院作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特色学院,一贯坚持以其特色的学科及专业建设、优质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不断创新的管理理念,致力于“培养名师、名医和高素质人才”,目前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已遍及国内外,有些已卓有建树,蔚然成家。现有国家局级重点学科1个——针灸推拿学科,其中于致顺教授、孙申田教授等老一代国内外知名针灸专家为本学科创始人,著名针灸专家孙忠人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唐强教授为学科后备带头人;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针灸推拿学科与中医妇科学科);厅局级重点学科5个(中医康复学科、中医骨科学科、中医推拿学科、中医肝胆病学科、中医风湿病学科);国家局级重点专科2个(脑病科和康复科);厅局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4个(中风病专科、康复专科、颈肩腰腿痛专科、风湿病专病)。

  学院通过优化针灸推拿学科临床及基础技术人才梯队,造就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医疗人才,通过继承与创新,不断开拓和优化各个学科的研究领域,提高学术水平,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充分利用学科交叉,整合现有资源,继续保持学院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和水平。

  先进的办学理念

  针灸推拿学院的建设始终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培养“四有”人才为目标,突出以“教学为中心,医疗为基础,科研为先导,学科建设发展为龙头”的办学理念,重点推进“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强化实践、突出能力、注重创新,体现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培养方针和措施,培养能够突出针灸推拿学专业“绿色医疗”特色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求。

  优良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以培养“具备中医和针灸推拿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中医临床诊疗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基本功扎实、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突出针灸推拿学专业特色,从事医疗、教学、科研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中医专门人才”为总体目标。并通过以“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和“实践实验第一”为主的培养模式,实施厚基础、宽口径、分流培养,突出专业特色原则,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流的教学条件

  学院师资队伍雄厚,拥有一支职称高、学历高、综合素质高,具有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责任心强、爱岗敬业的德艺双馨的教师团队,能够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为打造特色专业与专业特色的需要,学院十分重视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有生理、生化、病理、微生物、免疫、组胚、药理学等为基础教学使用的现代化实验室,还有人体解剖、局部解剖、腧穴解剖实验室,实验室设备总值1700余万元;学院和附属第二医院实行“院系合一”的管理体制,凭借附属二院的雄厚实力和临床优势为学生的教学实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以此为基础,学院还扩大了省内二十多所医院为学生实习基地,充分保证了学生课间和毕业实习。

  附属二院作为临床教学基地,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设临床科室40余个,开放床位500余张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以针灸、推拿、康复特色饮誉国内外的综合性省级三级甲等中医医疗单位,已形成“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病有专药”的发展格局。2007年启动了黑龙江省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工程,以中医、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等为治疗手段,在中风偏瘫、延髓麻痹、脊髓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肝胆病、心血管病、风湿病、肾病、肿瘤、妇科、儿科疾病等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领域都具有特色和优势。先后被评为“全省百家信得过医院”、“三好医院”、“省卫生系统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严格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为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院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和办法,成立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办公室”,始终坚持“三级听课制度”,完善和加强教学督导机构,通过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保障教学质量。

  卓有成效的学生就业工作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直把就业工作作为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学院非常重视在提高毕业生个人素质,培养全能型人才上下功夫。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坚持和探索“就业与考研相结合、用人单位招聘与学院推荐相结合、毕业生自主择业与学院分配相结合”等措施,几年来,我院硕士研究生升学率始终在35%以上,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

  针灸推拿学院特色鲜明、实力雄劲、学术氛围浓郁,目前正以其独有的英姿和豪迈的气魄向着“创建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国内一流的新型现代化针灸推拿学院”的目标稳步迈进。

  三、优势突出—药学院

  1、学院简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创建于1972年,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在三十六年的发展建设历程中,药学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自身发展与现代化药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探索前进之路,规模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梯队合理,其中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33人,教授38人、副教授22人,为教学、科研不断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成为学院发展的生力军。

  坚持以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药学院始终将教书育人作为中心工作,走名师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学生培养之路,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奋发进取、勇于创新,营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为学生成长和成才奠定了基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铸就了药学院的师魂,“勤奋好学,勇于攀登”造就了药学院的师风,高尚的师德、良好的师风铸造了药学院优秀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药学院2004年获得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自2003年以来连续六年三次获得黑龙江省“三育人”先进集体。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科建设发展迅速,办学实力稳步增强。经过三十六年的建设与发展,由最初的一个中药学专业发展到现在的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生物技术(制药)、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7个专业和1个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中药学方向)。目前,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中药学学科),省级重点学科3个(中药创新药物学科、中药学学科和生药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中药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生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中药学、药学、生药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和药理学);有国家中医局三级实验室1个(中药质量分析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中药学实验室、中药新药研究实验室、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及质量标准实验室、中药药效物质研究实验室),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规格药学教育的办学格局。是黑龙江省医药高等院校,乃至是东北地区中医药高等院校药学教育规模最大和专业最齐全的学校。

  教学、科研相始终,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科研和药品开发的双轨前进模式。近五年,在药学方面共获得科技成果26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部级21项。同时,还为本省提供、转化了大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这些新药的开发与研制不但促进了我省医药经济、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自身药学教育、科研的快速发展。重视校企联合试验基地的建设,先后建立了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科研基地。目前,在省内建立26个教学实习基地,在省外建立5个教学实习基地。有多个项目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并在基地孵化。

  积极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充分体现药学教育的社会价值。药学院多年来一直坚持以药学事业发展的实际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本省,开拓省外,发挥药学教育、科研的优势,坚持“二为双促”的办学方略,即:为医药产业、卫生事业培养、输送高质量的药学人才,为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医药经济、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促进自身药学教育,科研的快速发展,增强自身的办学实力,将教学科研优势转化为地方发展的动力,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特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几年,黑龙江医药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已成为省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被全国医药行业誉为“龙江现象”,这其中凝结着药学院三十六年教育与科研的成果。目前黑龙江省所有医药企业中均有药学院毕业生,全省1/2的中药新药是药学院的科研成果或由药学院科研人员和毕业生参与研制成功的。世界上第一个中药粉针剂—“双黄连粉针注射液”就出自于药学院毕业生之手。三十六年来,药学院毕业生4000余人,工作在世界上近十个国家和全国二十余省、市、自治区。毕业生中有的还担任了市长、高等院校校长、科研院(所)长、厂长、经理等,有的已成为知名学者或被评为省、市十大杰出青年。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药学院将在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方面加大与国际接轨的力度,充分体现为社会服务,为振兴民族医药产业服务的职能,发挥学院特色,为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不断努力,成为药学人才及科学研究成果的摇篮。

  2、学院特色

  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药学人才,已成为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医药经济腾飞的关键因素。药学院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出理论知识过硬、实践能力扎实,具备创新精神,能够适应医药产业发展的新型药学人才。

  高校是推进先进文化、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走产、学、研一体的办学道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药学院人在三十六年的办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有效办学模式和理念。

  以师资建设为基础,夯实办学基础

  药学院现有专业主讲教师87人,其中博士18人,硕士43人,正、副教授6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授有2人,学院现有21个专业教研室,并配有21个现代化实验室,能充分完成学生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工作,有药圃1个,并配有现代化温室,可进行中药种子繁育的教学研究工作,有现代化药品生产实训基地1个,可进行所有现代剂型的研发工作和学生实习工作。雄厚的师资力量、现代化教学方式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学生的成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以专业建设为依托,增强办学实力

  药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依托,致力于社会需求人才的培养,不断增强学院的办学实力。目前有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生物技术(制药)、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7个专业和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中药学方向),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规格药学教育的办学格局。

  以校企结合为载体,开创教育教学新模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院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方向,突出自己的特色,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学院以北药开发为契机,广泛开展中药生产关键技术及优质高效中药品种的开发研究,与企业联合,建立单品种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建立新药实验室及北药开发研究所。为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的教育模式提供了平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以系统的思想教育为出发点,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药学院始终坚持德育首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思想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共青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实施四大“工程”系列的思想教育(“文明诚信工程”、“爱心责任工程”、“文化育人工程”、“实践锤炼工程”)促进学生成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适应社会需求。

  以教学改革工作为出发点,打造就业工作特色之路

  药学院以教学改革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社会需求人才标准制定学生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实践和实验课学时,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就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药学院蓬勃发展的势头和蕴藏的潜力,为药学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医药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储备,为药学教育大发展和医药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蓬勃发展--人文与管理学院

  1、学院简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是全国较早开办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专业和应用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方向)专业以及古典文献专业的教学单位之一,现有本科专业3个、硕士学位点3个、博士学位点1个,医药相关类辅修专业14个。学院下设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室、心身疾病研究室、人文社科管理信息服务中心、健康文化研发与传播中心、学生工作办公室、学院团委、大学生身心健康咨询治疗中心等机构和15个人文管理类教研室。

  学院积极开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文、社科、管理以及心理专业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目前开展的本科学历教育有: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专业、应用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专业、古典文献专业;同时还开设医药经营与管理、临床心理学、健康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医药贸易、卫生司法与医疗保险、医药信息管理、保健旅游、美容与保健、医药文秘、营养与食品安全、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古典文献、生命科学等辅修专业14个,满足学生更多的专业爱好,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和就业需要。开展的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有: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中医伦理学、医学与哲学,现有博、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分别培养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医学伦理学、医学与哲学、医学心理学、医药经济贸易、医药信息管理、医药教育、药事管理、医院管理等方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学院具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师资队伍总数的90%以上。学院承担国家、部省、厅局级科学研究课题30余项,出版著作60余部,发表国家级科研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省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

  学院长期坚持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除开设教育部规定的有关课程外,还开设深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程36门。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科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优势,培养了一大批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几年来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95%以上,近年来,学院又与一些企事业单位签订合同,实施订单式培养的教育模式,确保人才质量,深受社会各界的赞誉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学院在国家教育部及黑龙江省的多次评估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受到全国同类院校的瞩目。

  2、学院特色

  学院坚持人性化、人文化办学理念,恪守素质教育、质量第一的办学原则,践行为学生一生负责的教育宗旨,在坚持本科专业培养要求的同时注重坚持培养医理、医管、医文相兼的复合型人才,注重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为国家的医药卫生改革和经济建设服务。学院坚定树形象、严律己、干实事、高效率,树社科人格,打人文品牌的院风,坚持自强不息、德才兼备、面向世界、开拓未来的院训,全院形成了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以学生为本,发扬学术民主,培养自主创新精神的风气,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五、锐意进取—佳木斯学院

  1、学院简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位于生态魅力城市──佳木斯,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九所学院之一。在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几代师生共同铸就了优良的校风学风。学院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拥有欧式风格建筑群,其中独具特色的教学楼、条件优越的学生公寓、装备现代的实验科研楼各领风骚。

  目前学院开设医学美容技术、护理学(助产方向)2个本科专业。

  开设中医学(临床方向)、中医学(美容方向)、中医学(肛肠方向)、针灸推拿(旅游保健方向)、中医学(医疗保险方向)、中西医结合、护理、针灸推拿、中药、中药制药技术、康复治疗技术11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16个省市招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教学能力强、职称结构合理,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23名,其中教授14名,副教授65名,硕士生导师4名,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28名。学院坚持把创新精神融入到教学、科研、医疗的全过程,目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80余项,获省厅级以上科研成果20余项。《美容保健技术》课程在全国同行业高职高专医学教育中率先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另有三门校级精品课程。主编全国规划教材8部,副主编12部,参编23部。

  学院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文明、整洁、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先后获得了“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省级精神文明单位标兵”、“省级绿色学校”、黑龙江省教育系统“三大工程”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黑龙江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院以就业为导向,结合人才市场需求及学院实际进行专业调整和建设。毕业生以良好的敬业精神,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专业技能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全省院校前列。

  学院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现有各专业实验(示教)室30多个,科研实验室14个;配置了液相色谱分析仪,气质联用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000多万元;设有迅速便捷的校园网络服务系统,建有以光纤为主干的校园网,并实现宽带连接,先进的闭路双控教学系统,融多媒体教学与监控功能于一体,满足了数字化教学的需要。图书馆藏书15余万册;附属医院1所,教学实习医院、药厂、美容企业实训机构35所,主要承担着学院各种层次学生的教学实习任务,全面而充足的教学资源,很好的满足了学生学习、成长、成才的需要。

  学院坚持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理念,主动适应国内医药市场人才的需求,着重发挥学院自身优势,培养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各个专业,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注重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一切为了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服务。以继承为基础,以发扬为先导,积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坚持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贴近市场的原则,面向农村基层及城镇社区,面向医疗各级机构的医技岗位;面向各级各类美容保健机构;面向中药全行业;面向各级各类康复保健、医疗保险机构,培养重基础、精专业、强实践、善创新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中医药应用型人才。

  2、学院特色

  历经半个世纪的栉风沐雨,追逐着五十年国医芬芳,佳木斯学院一代代中医药人传承着“自强筋骨,勤奋求实,团结拼搏,厚积薄发”的创业精神,坚持着“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思想,弘扬着“厚重、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正大踏步地实现着“巩固专科,发展本科,争取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格局。多年来,学院努力把握高等职业教育本质属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从职业岗位入手,按照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做到了为行业、企业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性好,安心基层,踏实肯干,留得住,用得上,信得过的优秀毕业生。

  务实的办学理念

  学院恪守“学生为主体,育人为宗旨,能力为本位,就业为目标”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基础够用,技能娴熟,知行合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实用价值。

  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培养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较强的实用型人才,学院创建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岗位资格培训、考核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院与黑龙江省社会劳动保障厅联合开展如保健按摩师、美容师、药品营销员、药物分析工、药物检验工等多个方向的技能培训并可获得相应等级证书,使学生毕业时获取“一凭多证”,为学生就业拓展了空间,从而也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

  优良的教学条件

  为打造特色专业与专业特色的需要,学院建立了康复保健实训中心、美容机构实训室、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及ICU监护室、仿真模拟助产室、化妆品中小样配制室、中药制剂室等设备齐全,功能先进的专业综合实训室,为教学、科研工作和学生实习提供了有力保障。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严格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院构建了教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考核大纲、素质教育测评体系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全程质量监控,并实行滚动升降级制,优秀毕业生还可通过“专升本”考试升入本科学习,毕业享受本科生待遇。

  德智双馨的教师情怀

  学院拥有一支集教学、科研与导师、班主任于一身的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的德智双馨型教师队伍,他们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能耐心地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择业观、爱情观,甘愿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为更好地打造职业教育特色,学院在教师队伍“双师型”达65%以上的同时,还积极实践多渠道的人才资源共享方案,聘请教学医院的专家、学者及有一定资历的医护人员做特聘教师,为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

  对接紧密的实习就业一体化机制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实习就业工作,坚持实习基地建设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创造了“实习就业基地一体化”培养模式,瞄准人才市场需求,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实现了高质量与高比例的就业。

  浸润着悠悠历史和浓浓学术气息的佳木斯学院校园,优雅而端庄,美丽却不张扬,宁静却蕴积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