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区:
上海
8609人关注
行政主管部门:
教育部
本科综合类公办211工程985工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隶属于电子科学与技术系,致力于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康、能、知、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专业联合行业内重要企业、研究所,培养身心健康、视野开阔、人文素养良好、科学和工程素养优良、满足国家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系统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毕业生应能在微电子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技术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经过五年的工作或科研实践后,应具备解决工作领域内复杂工程技术或管理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独立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师、研究人员、管理者或者其他专业型人才。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设置背景集成电路产业是我国的新兴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据统计,芯片已超过石油,成为我国第一大宗进口商品。该产业的发展,不仅关乎我国的GDP增长,而且事关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人才是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该学科是一门以半导体物理和微纳电子学为理论基础、以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为研究对象的新兴交叉学科,是21世纪电子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基础,主要研究半导体器件物理、功能电子材料、固体电子器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微机械电子系统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等。2002年初,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济大学决定建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从事微电子技术领域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015年,教育部批复,以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及多个同济大学微电子研究机构为基础,成立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筹),为全国首批26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一。2018年,经教育部备案,成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含硕士点),并即将开始招收研究生。同年,经教育部专业备案和审批,正式成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并于2018年9月开始招生。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专业联合行业内重要企业、研究所,培养身心健康、视野开阔、人文素养良好、科学和工程素养优良、满足国家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系统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毕业生应能在微电子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技术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经过五年的工作或科研实践后,应具备解决工作领域内复杂工程技术或管理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独立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师、研究人员、管理者或者其他专业型人才。专业优势1. 依托国家首批26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一:同济大学微电子学院。同时依托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具有良好的实验条件。2. 在新工科专业中,率先设立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含硕士点),已形成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并且与物理学院合作,设立强基计划,实现本硕博一贯制的高端人才培养。3.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教学队伍由8名教授,10名副教授及多名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助理教授、讲师组成,拥有长江学者等多名具有丰富产业经验的知名学者,具有开发CPU,各种高速专用芯片的经验。4. 将基于目前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多个国外知名大学的合作基础,建立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机制。专业特色富有特色的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专业以集成电路设计为教学重心,课程体系从理论基础,设计方法出发,到各种专门集成电路设计,如模拟、数字、射频、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等,再到工艺实现,集成电路封装等,涵盖了整个集成电路领域的各个技术环节。全英文教学:开设了15门与国际著名高校课程类似或接轨的全英语课程,80%以上的专业必修课可选择全英文课程或者中文课程进行学习。国际化培养:充分利用已有的与多所欧美大学的对等交换学生国际合作模式(如中法,中意,中西,中德合作),通过推进联合培养,采取双学位,学生交换,暑期课程等方法,引入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科生导师制:在国际化的视野下,为每个学生配备本科导师,贯穿培养始终,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前沿意识、竞争意识。人才培养出口四年制本科。本科毕业后,可选择本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本科毕业生预计在国内外继续深造的每年约占50%-60%;预计就业的企业包括Intel、IBM、飞思卡尔、AMD、德州仪器、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华为、中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联通等。同济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欢迎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