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艺术类专业报名人数预计为115万,前一段时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关高校均推迟了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为防止校考引发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和聚集,原则上2020年高考前不组织现场校考。
一、高考后再组织现场校考
受疫情影响,全国各有关高校都推迟了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教育部要求,各有关高校要针对今年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根据不同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的特点,科学制订校考工作方案,积极引导考生理性报考。对于与专业考试要求相关度不高的专业、省级统考已覆盖的专业,高校要尽量减少校考专业范围。
对于拟继续组织校考的高校,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鼓励高校采取考生提交作品、网上视频面试等方式考核。对于专业性强且拟继续组织校考的高校,鼓励先对报名考生进行初选,在高考后再组织现场校考。具体方案由高校确定。
“校考组织方式包括现场考核和非现场考核两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说,对于拟采取现场考核的高校,原则上2020年高考前不组织现场校考,应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组织。对于拟采取提交作品、网上视频面试等非现场考核方式高校,要尽快确定考核时间,便于考生提早规划备考安排。
二、非现场考核方案确保公平公正
据介绍,近年来已有部分高校在艺术类专业招生和高水平艺术团招生中,对提交作品、网上视频面试等方式开展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但是,非现场考核如何确保公平公正,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为严格考试过程管理,确保考核公平公正,教育部作出数项规定:
1.考生提交作品时,要根据学校远程网络平台统一制式要求,完成相关作品录制后立即上传,不得进行编辑处理。
2.在实时网络视频考试时,高校要运用人脸识别等技术措施加强对考生身份的核验,并采取随机抽题、实时交流等方式,严防“”等考试行为。
3.所有录取的考生,高校应在开学后三个月内进行复核、复测。对于复测不合格、入学前后两次测试成绩差异显著的考生,要组织专门调查。经查实属提供虚假作品材料、、违规录取、冒名顶替入学等违规行为的,取消该生录取资格,并通报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倒查追责。
三、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考生进行兜底服务保障
对于在农村和贫困地区等不具备网络和智能终端的考生来说,如何克服困难顺利参加考试?
教育部表示,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体现人文关怀,对这些考生进行兜底服务保障,不让有才华的考生失去机会。上述考生可向高校提出申请,由高校出面协调生源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为考生免费提供视频作品录制服务等。高校不能对考生说“不”,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不能对高校说“不”。
同时,各高校、考试招生机构专门指定联系人,报教育部考试中心备案,专门处理困难学生问题。
1.今年艺术类校考什么时间举行?
答:校考组织方式包括现场考核和非现场考核两种。
对于拟采取现场考核的高校,原则上2020年高考前不组织现场校考,应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组织。
对于拟采取提交作品、网上视频面试等非现场考核方式高校,要尽快确定考核时间,便于考生提早规划备考安排。
2.采取考生提交作品、网上视频面试的方式是否可行?没有条件的考生怎么办?
答:据了解,近年来已有部分高校在艺术类专业招生和高水平艺术团招生中,对提交作品、网上视频面试等方式开展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这些高校对使用这类方式选拔的学生进行了持续性跟踪调研,进一步印证了这种选拔方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另外,这种方式也确实方便了考生及其家庭,免去了以往许多考生和家长长途奔波“赶考”和“陪考”的情况,减少了交通、住宿等开支。
对于一些农村和贫困地区等不具备网络和智能终端的考生,要求高校积极采取多项措施进行兜底保障,比如根据考生申请,协调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提供免费录制视频服务。
3.如何确保非现场考核的公平公正?
答:公平公正是招生考试的基本价值取向,必须坚守这条底线。无论高校采取什么样的校考方式,都必须严格规范管理,加强信息公开,畅通监督举报渠道,让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在阳光下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确保公平公正。
教育部要求各省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属地高校和相关高校在本地考试组织工作的统筹管理、指导监督。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考试过程管理:
一是在报名、考试、提交作品等各个环节加强考生身份审核,做到层层确认,环环把关。
二是提出对考生作品须由本人独立完成的真实性要求,如考试录制的作品不得进行编辑处理。
三是严格规范对评委的选聘、培训和监督,逐一签订利益关系者回避责任书。
四是严格规范测试程序,考试过程要全程录音录像,鼓励采取“考评分离”等措施,强化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