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时你希望读热门专业、新兴专业,还是特殊类专业?读完本科想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在什么行业工作?在哪个城市扎根?过什么样的生活?到底该如何做好信息搜集工作,怎样掌握填报志愿技巧,合理规避风险,提高录取率呢?
志愿填报首要原则是从自己的分数和排位出发。
高考成绩出来后,考生最为关心的是总分数。事实上,和总分数一样重要的,还有“一分一段表”。
考了什么样的分数,在省内排名有多高,能读什么样的学校、专业,基本与多年来该位次考生的整体录取情况相一致。
在知己知彼后,就要考虑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了。通常来说,要将兴趣爱好、职业规划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选择合适的学校、专业。
在了解目标院校的具体情况方面,要用好《招生章程》这个重要文件依据。《招生章程》通常涵盖学校层次、专业设置,今年招生计划、招生专业等情况。
当考生知道自己高考成绩后便开始准备高考志愿填报。很多家庭因为高考志愿而开始忙乱起来。忙属于正常现象,乱就有点不正常了。乱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因为很多家长没有上过大学,对于大学和专业了解太少。考生忙乱和迷茫主要是分数不太理想,不知道咋样选择专业和大学。
今天我们先说最前置的一点,那就是知道成绩后如何查询能上哪些大学。
我想大部分家长的做法就是翻开本省的高考志愿填报大本,一个个学校看,但这种数据的收集不仅效率低,还不科学,因为人脑很难把前后的数据关联起来。
现在都是大数据时代了,像志愿填报这种大数据量的当然要通过大数据分析来解决,目前国内在这一块做的非常不错,有很多像样的志愿填报系统。
比如我所了解的读文库志愿这个产品,他们的数据来源是将每个省份的志愿填报指导大本进行数据整合转成电子数据,然后再人工校对,形成数据基础,再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和算法计算,针对不同省份不同成绩给出能上的大学列表,并针对每个大学给出录取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