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模型和实验

文/寂寞痛
专题:

一、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模型和实验

1、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汤姆孙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镶嵌其中——“枣糕模型"或"西瓜模型”。

2、a粒子散射实验:1909-1911年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a粒轰击金箔的实验。

3、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内容: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称为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4、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由于原子核很小,大部分α粒子穿过金箔时都离核很远,受到的斥力很小,它们的运动几乎不受影响;只有少数α粒子从原子核附近飞过,受到很强的斥力,发生大角度散射。

二、原子的核式结构的相关例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汤姆孙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的概念,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爱因斯坦为此提出了相对论学说,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

D.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能使核裂变反应连续进行,称为链式反应,其中一种核裂变反应方程为$^{235}_{\ 92}{\rm U}→^{141}_{\ 56}{\rm Ba}+^{92}_{36}{\rm Kr}+2^{1}_{0}{\rm n}$

答案:B

解析: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A错误;根据${\rm C}^2_3=6$知,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正确;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爱因斯坦为此提出了光子说理论,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C错误;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能使核裂变反应连续进行,核能持续释放,这称为链式反应,其中一种核裂变方程为,$^{235}_{\ 92}{\rm U}+^{1}_{0}{\rm n}→^{141}_{\ 56}{\rm Ba}+^{92}_{36}{\rm Kr}+3^{1}_{0}{\rm n}$,D错误。

小编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