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对于想要报考理工类学校但成绩不好的考生来说,知道哪些理工类专科学校好非常重要,小编整理了2022理工类专科院校排名,来看一下!

在理工类专科院校排名中,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雄居第一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排名第二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排名第三位!
| 专科院校排名 | 专科院校名称 | 等 级 | 类 型 | 全国总排名 |
| 1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4 |
| 2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5 |
| 3 |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 5★+ | 理工 | 6 |
| 4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9 |
| 5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10 |
| 6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5★+ | 理工 | 11 |
| 7 |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15 |
| 8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16 |
| 9 |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23 |
| 10 |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24 |
| 11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25 |
| 12 |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 5★ | 理工 | 27 |
| 13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30 |
| 14 |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31 |
| 15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32 |
| 16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 5★ | 理工 | 33 |
| 17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 5★ | 理工 | 34 |
| 18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39 |
| 19 |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 5★ | 理工 | 40 |
| 20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41 |
| 21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42 |
| 22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43 |
| 23 |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 5★ | 理工 | 44 |
| 24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48 |
| 25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49 |
| 26 |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51 |
| 27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53 |
| 28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54 |
| 29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55 |
| 30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56 |
| 31 |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57 |
| 32 |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59 |
| 33 |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60 |
| 34 |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61 |
| 35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62 |
| 36 |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 5★- | 理工 | 65 |
| 37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66 |
| 38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67 |
| 39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69 |
| 40 |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70 |
| 41 |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72 |
| 42 |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73 |
| 43 |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75 |
| 44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5★- | 理工 | 76 |
| 45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77 |
| 46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80 |
| 47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5★- | 理工 | 81 |
特别说明:以上理工类专科院校排名,仅供参考,想要查看更详细的专科大学排名请上读文库志愿查看,读文库志愿还可以模拟填报。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创办于1950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咸阳机器制造学校改制升格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西北地区首家由教育部批准改制升格的高职学校。2010年1月,与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共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5万余名,为陕西乃至全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