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时怎么看懂招生章程?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来看一下吧!
1.看高校情况
读懂招生章程,首先要了解院校基本情况,包括隶属关系、院校性质及层次、办学规模、院系及专业设置情况、师资状况、科研水平及成果、收费标准、奖学助学措施、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及去向等内容。
对于设有分校及多个校区的院校,还要关注考生在哪个校区就读,其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印章是否带有分校或校区的字样。
2.看加分政策
高考照顾加分由教育部统一划定范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一般来说,各省级招生部门确定的政策加分,只适用本地区的高校,外地高校认可与否由学校审查决定。
所以,考生的加分是否管用,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中的加分条款。部分高校在提档时承认政策加分,但在录取时,却按照考生的实际高考成绩和报考志愿安排专业。
也就是说,提档时加分是起作用的,但在专业录取时,部分高校是按考生实考分算,加分不起作用。
3.看投档比例
不少考生家长误以为只要被高校提档,就一定会被录取,其实这是不对的。学校审阅档案后,少数考生档案会因各种原因被学校退回到市教育考试院,即“退档”。
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的调档比例有一定限制,其中顺序志愿一般不得超过招生计划的120%,平行志愿不超过105%。各高校为了既顺利完成招生计划又保证招生质量,调档比例一般都在100%~120%之间。
4.看志愿录取方法
部分高校既有顺序志愿,又有平行志愿,其录取方法是不同的。部分学校的招生章程中规定顺序志愿录取方法时,会标注一句:当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
即:如果第一志愿上线人数达到或超过招生计划数,院校可以在第一志愿完成招生计划,不再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如果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数,院校则通过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完成招生计划。
5.看专业录取原则
从分配专业的规则方面看,专业录取主要有专业优先、分数优先、专业级差3种方式,此规则很重要,是院校分配专业的核心依据,具体情况以该校章程中规定为准,请考生和家长务必仔细研读。
6.看单科成绩要求
高考录取时,有些高校对已投档的考生在安排专业时,有单科成绩的要求,主要有两种方式: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单科成绩必须达到某一分数标准(如某专业英语成绩须达到115分及其以上)。
由于某些文理兼招的专业易为一些竞争力不强的考生所突破,所以填报这些专业可以圆一些考生的院校和专业梦。像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门类下边的绝大多数专业都能实行文理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