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研究用核技术灭蚊子 具体怎么回事

文/佳佳
专题:

据悉,中山大学组建的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的这一研究工作,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高度认可。与传统虫媒防治方法相比,这种做法不会产生化学污染,杀蚊选择性强,不祸及其他有益生物或害虫天敌,并且不会有诱导蚊子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持久。

中山大学研究用核技术灭蚊子

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由中山大学组建的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将核技术应用在了“灭蚊子”上。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蚊媒传染病造成死亡人数超过70万,蚊子也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世界蚊子日的设立,是为了提醒人们,蚊子是传播疟疾、登革热、寨卡热等疾病的重要媒介。

据介绍,中山大学在实验室使用射线辐照破坏雄蚊的生育能力,正是核技术的一种应用。这些不育雄蚊被释放到野外后,与野生雌蚊交配,使雌蚊没有子代,从而达到了降低蚊媒病发病率的目的。

“这是核技术绿色应用的典范。”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主任吴忠道表示,与传统虫媒防治方法相比,这种做法不会产生化学污染,杀蚊选择性强,不祸及其它有益生物或害虫天敌,并且不会诱导蚊子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持久,是目前唯一有可能在一个区域内根除特定蚊虫、达到控制疾病传播目的现代生物防治技术。

2020年,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教授、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特聘研究员张东京受国际原子能机构邀请,到南非约翰内斯堡国家传染病中心,为当地提供昆虫不育技术应用的指导与支持。

为了推动研发中心的关键技术运用与转化,中山大学成立了国有投资为主体的蚊媒防控技术产学研运营公司——广州中大核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即中山大学“蚊子工厂”,选址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于2020年12月建成并投产。

2021年6月,中山大学还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约,成立“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协作中心”,在核技术蚊媒控制领域展开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控制蚊媒传染病和国际公共卫生健康挑战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未来,中山大学“蚊子工厂”将建成为“亚洲地区绝育蚊大生产基地”,预计生产车间产能将达 4000-5000 万雄蚊/周,计划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3-4个灭蚊示范点。

小编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