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1+2改变了原来“6选3”选科的20种组合,锐减成为12种组合,物理、历史分道扬镳。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由20种选择变成12种选择,难度显著降低。
偏文科:历史+地理+生物组合
组合优势:
1、易于理解: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最难懂的科目首先是物理,其次是化学。物理难,化学散,两个学科都需要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还需要大量的试题去加深理解,所以,对于那些上课听课困难的学生来说,放弃这两科是理性的选择。
2、易得高分:政治和生物,哪个好?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因为这个组合就是传统的老文科组合,用生物取代了政治,所以主要涉及政治和生物的比较。其实,政治和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背的多,生物的背诵一点也不比政治少,但是问题的关键是,生物背熟了,可以考高分,而政治则不能,主观性太强,而且更新太快,对于有的学生来说,你和命题者永远不在一个频道上,你写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经常是南辕北辙。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也许生物更容易得分。
3、整体难度偏低:在实行新高考的地区,地理和生物,这两门学科,其实都属于“中性”学科,既偏文又偏理,既不属于文,又不属于理,所以学习和考试难度,反而变小了。
组合弊端:
专业受限!这个组合中虽然有生物,但是选择专业时,一般不会选择理工科专业,因为学习生物,最好有化学作为基础,甚至有些还要求学物理,你高中这些学科都没选,大学选了,学习就会面临一定困难。
所以,这个组合,最终建议,大学报考时选择文史类专业,如果这样,弊端就不明显了。如果生物和政治的水平差不多,可以优先考虑选择政史地的老文科组合。
偏理科:物理+地理+生物组合
组合优势:
1、好学:有人会说,选择物理还好学吗?当然,物理是选考科目中最难的一门学科,但是物理也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所以很多学生即便物理不是很好,但是依然要选物理,所以物理不算好学的学科。但是,地理和生物属于相对比较好学的学科,这两门属于“中性”学科,很难说是文科还是理科,正因为这种特点,反而让这两科变得不那么难学,思维要求比理化小,背诵要求比政史低。
2、好考:因为新高考实行等级赋分,所以选择的人数越多,基数越大,赋分相对越公平合理。地理和生物是选择人数较多的,所以只要你学得好,不用担心赋分低。而且这两科客观性比政治、历史强,只要你学好了,考个高分并不难,而政治和历史则不一定。
3、好选专业:选择了物理,意味着90%以上的专业都可以选择。比如,在最新发布的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简章中,大多数高校的多数专业必考科目均要求物理。
学霸组合模式: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
物理、化学、生物组合方式是传统的理科组合方式,也是高考所能够填报专业最多的组合方式。按照现在新高考的政策来看,选择物化生组合几乎可以达到99.99%的专业都可以选择。因此如果考虑到大学以后志愿填报专业的选择,如果你是学霸的话,那么选择物化生毫无疑问是最有前景的组合。但是一旦选择此类组合方式,可能也是难度最大的组合,所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
部分高中生如何不擅长生物科目的话,如果考生大学想要选择的专业余地更多的话,那么自然要考虑选择物理、化学两个科目作为必考科目。也可以搭配文科当中的地理或者政治作为一种新的组合方案。但是从难度上来说,地理与政治的难度也不低于生物的难度。只是加入进去文科当中的某一个科目。
中等学霸组合模式:物理+生物+地理(政治)
根据“3+1+2”的方案要求来看,考生必须在物理与历史当中选择一个科目。而物理作为学工科专业必须选择的科目,因此大部分同学会选择物理为“1”,而在其他剩下的四科当中,化学的难度应该是最大的。而地理与生物,或者生物与政治的组合难度相对来说较小一点。根据已经进行部分选科学校传出来的消息来看,大部分同学都热衷于选择物理+地理+生物为组合方案。既能够满足未来绝大部分专业选择的要求,能够满足尽量得高分的要求。
一般学霸组合模式:历史+化学+生物
新高考既然要求考生在物理或者历史当中必须选择一科,肯定有部分考生不擅长物理科目,只能够选择历史科目为必选科目。但是一旦选择历史科目作为必选科目,那么选科的方向就偏向于文科,为了能够填报更多的理工类专业的话,那么部分考生就会想到搭配传统的化学、生物为一个组合。例如部分医学类专业要求考生必须选择化学、生物专业。那么考生选择历史、化学、生物三门组合可以填报医学类专业,也可以填报生物类、化学类专业。
一、成绩最大化原则
关于这一点相信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已经关注了,并且选科时也都是考虑哪科能争取较高分数才最终选择,以保证高考成绩优势。从报考的角度来讲成绩最大化原则是基于两点考虑:
第一,目前全国各省报考均都基于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无论具体实施是投档到高校还是投档到高校的具体专业中,平行志愿都是以“分数优先”的方式进行的。优先以成绩高低来决定检索投档顺序。所以,分数高势必带来投档顺序上的优势。
第二,最近甚嚣尘上的两种说法“必选物理”和“逃离物理”其本质都和高校投放的招生计划有关,“必选物理”是因为很多高校的专业招生都把“物理”作为其中之一的选项。而“逃离物理”则是观察到了“物理”并不是一些高校招生专业的必选项。也就是说,如果某个高校的专业招生限定是物理,化学,生物的副科选择,那么我完全可以放弃弱势学科物理,只要保证在副科选择中有一门化学或者生物,同样也可以满足该专业的要求。
我们暂且不去理会这两种说法有怎样的偏颇,至少有一点我们可以关注到,就是副科选择的差异似乎并不会如想象中那么影响未来我在高校以及专业上的选择。(关于这一点可以用招生计划的实际情况加以说明,在本篇文章中暂且不举实际例子。)
当然,保证成绩最大化还要基于发展的眼光来衡量,选科之前要想好一个问题:你现在这科可以拿高分,到高三整合知识的时候是否还能拿到高分?
二、机会最大化原则
所谓机会最大化,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保证未来院校与专业在可选的类别以及招生数量总和上能够有一定优势,这条原则是当我们在几门副科之中选择徘徊不定时考虑的。如果,你感觉副科中并没有哪科具有绝对的成绩优势或者成绩优势的预期,也不存在学科偏好,那么这个时候你需要考虑的就是选哪科能够让将来报考时候面对的招生计划最多,招生专业类别最全。
机会最大化原则的本质原因有点类似于“必选物理”的说法,是在比较招生计划以后发现大部分院校专业的副科需求,再进行选科的决定。
这条原则一般要基于成绩最大化原则之后进行考虑。直接考虑的话会在高考成绩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无法感受到机会增加带来的正面影响,反而会出现可选很多但竞争不过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