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到远的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天王星则是与公转轨道呈97°角的“躺着”旋转。
水星:水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在中国,它叫晨星。它每87.968个地球日绕太阳公转一次,同时每转一圈旋转三次。
金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它是距离太阳的第二个,距离太阳0.725au。公转周期为224.71地球日。金星,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地球:它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又绕太阳自转。
火星: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四颗行星。它属于类地行星。火星基本上是一个沙漠星球,表面有沙丘、砾石和陨石,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
木星: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最大和最快的自转行星,也是距离太阳最远的第五颗行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的千分之一,是太阳系其他七颗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
土星: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离太阳排名第六。土星是一颗气态巨行星。中国古代称之为瑞星,而欧洲古代称之为礼行。
天王星:太阳系内外的第七颗行星(18.37-20.08au)。它在太阳系中体积排名第三(比海王星大)和质量第四(比海王星小)。它几乎水平地围绕着太阳。
海王星:海王星轨道的半长轴为30.1au(太阳系第八大行星),质量为17.1地球质量(第三),半径为地球半径3.9(第四)。
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运转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
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如何定义行星这一概念在天文学上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006年8月24日通过了“行星”的新定义,这一定义包括以下三点:
1、必须是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
2、质量必须足够大,来克服固体引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体);
3、必须清除轨道附近区域,公转轨道范围内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