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要确定自己的填报意向,注意自己是否符合招考条件,分析研究相关数据,合理安排志愿顺序。
选择确定填报意向。考生首先要根据自己的选考科目、成绩位次、兴趣爱好、身体状况等因素,认真阅读院校的招生章程(详细了解院校招生政策、录取规则、学科优势、专业设置、地理位置等方面信息),详细了解招生院校各专业(类)招生计划(包括选科要求、体检要求、学费标准、外语语种要求等),明确自己立志攻读的专业范围和院校范围。
分析研究相关数据。因为新高考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和录取规则都发生了变化,往年的录取分数和位次将不再具有直接准确的参考意义,但从先期改革省份情况看,高校往年录取数据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在填报志愿时,考生要依据自己的成绩和位次,综合考虑相关数据信息合理选择拟填报的专业和院校。
合理安排志愿顺序。考生要把心仪的志愿填在靠前的位置,志愿之间要有合理梯度,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段志愿。考生应尽量填满志愿,多一个志愿,就多一分录取机会。
考生及家长需要熟悉政策。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起码要知道所在省份有几个批次志愿,每个批次需要填报几所志愿学校,可以报考几个专业等等。在收集信息方面,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大致有: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高考高招类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
需要注意的是,高考录取时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到低,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填报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据平时成绩或模拟成绩来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学校、区甚至整个省市所处的位次。除了政策法规之外,还要弄清各个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如学校当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往年在本省的提档线、专业线、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学科特长、就业及深造情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