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需要背诵的知识点有很多,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对于大家进行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1.背景:约BC2070年,禹建立夏朝,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2.标志: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3.传承方式:父死子继 or 兄终弟及
4.影响:“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二、西周的分封制(“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1.实行目的: 为了有效统治(or巩固统治)
2.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3.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4.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5.影响:
积极:加强了统治,扩大了西周统治疆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埋下了分裂割据的祸根
6.结果: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三、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核心内容);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4影响:消极:重男轻女、任人唯亲、传宗接代
积极: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祖国统一(续家谱、认祖归宗、祭祖)
PS: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宗法制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分封制。
历史必修一第2课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
秦朝统一(BC221)意义: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条件:主观-①商鞅变法后,实力强大;②正确的战略战术;
客观-③人民渴望统一;④形成了局部统一;⑤ 经济迅速发展,民族融合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的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三公九卿制(秦朝中央官制):
①丞相:百官之首,政务;②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上传下达),监察百官;
③太尉:全国军务(秦朝时是虚设的);④诸卿(设在丞相下面):具体事务,是中央的职能部门
特点:①以皇权为中心,相互配合,彼此牵制;②体现“家天下”的色彩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
3. 郡县制(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概不世袭
意义: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积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 ○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①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②明清时期妨碍了社会进步。
学习学不下去了可以看下这本书,淘宝搜索《高考读文库》购买
历史必修一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总结: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通过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处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1.汉: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2.唐:唐中期在地方设置节度使,易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3.北宋:措施:①军事:兵权收归中央,抽调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②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将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控制
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出现了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实行行省制度,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通过中央官制的变化,处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汉:中外朝制度(汉武帝重用身边近臣,三公九卿沦为执行机构)
2.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三省体制
3.隋唐:三省六部制
a中书省 掌决策,草拟诏令;b尚书省 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
c门下省 负责审议政令。
影响:①三省相互监督和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 ③有利于防止决策失误; ④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4.宋 中书门下 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 最高军事机构;参知政事 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三司 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5.元 中书省 最高行政机构,相权反弹
三、选官制度:
1、先秦: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选官依据:血缘和出身。 传承方式:世袭。
2、汉:察举制。 选官依据:品行和才能。(品行中孝、廉是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选官依据:血缘和门第。
影响:世家大族把握人才选拔权利,容易造成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4、隋以后:科举制:(隋炀帝时期形成)
(2)依据:文学才能。
(3)评价:
进步性:①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员文化素质;②加强了中央集权;③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④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⑤提高了行政效率,形成了重学风气,体现了公平公正。
弊端:考试的内容和范围不出儒学经义,尤其是到了明清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
历史必修一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明朝: 1.明太祖废丞相,裁撤中书省,权分六部(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直接原因:胡惟庸专权擅政)
影响: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社会兴衰系于皇帝的个人素质
2.内阁的形成:(明成祖时期形成,明宣宗时开始有票拟权)
性质(特点):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或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②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二、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
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历史必修一第5课 古代希腊政治民主政治
奠基:梭伦改革 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黄金时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一、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1.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2.城邦的性质: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
二、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过程
1.梭伦改革(奠定基础):BC6世纪初
意义: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①根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②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奴制
2.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BC6世纪末
意义: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②建立五百人议事会,各部落轮流执政;③十将军委员会 ④陶片放逐法;⑤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3.伯利克里改革(顶峰) BC5世纪
意义: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
①发放参政工资和观剧津贴;②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③扩大公民参政范围;④继续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
三、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1.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直接民主
2.影响:积极:推动古希腊文化事业发展;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维护了城邦的独立和发展
消极: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无法容纳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
3.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是少数人的民主。
历史必修一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从形式上看:罗马法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从适用范围上看,罗马法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
一、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习惯法:(法律和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危害:贵族常常随心所欲的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
2.《十二铜表法》 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比较广泛
影响:积极: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消极: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3.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 缺陷:适用范围狭小;形式主义色彩浓厚、缺乏灵活变通;内容保守…
4.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世纪时,帝国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
5.《民法大全》(6世纪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二、罗马法的影响:
积极:①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 ②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③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局限(实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罗马法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是维护奴隶主地位和统治的工具。
补充:罗马法的思想内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核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渗透着“自然法”思想
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资产阶级革命
1、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40)的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
实质:资产阶级、新贵族和旧贵族之间达成的妥协。
意义: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权的愿望,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结束,为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提供了政治保障。
二、君主立宪制确立: 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
1、内容:①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王权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历史必修一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②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ps:议会是权力中心)
2、意义:①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②有利于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民主化道路和资本主义发展,由人治走向法治。
三、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沃波尔实际上是英国第一位首相
2、首相:①组阁条件:多数党领袖、国王任命
②权力: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同时,又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即首相掌握国家大权
Ps: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
3、内阁与国王的关系:
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内阁不对国王负责。
4、内阁与议会的关系:
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四、君主立宪制的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1、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2、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五、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Ps:其他特点或详解 参见‘同步解析p37’or课本p39
历史必修一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联邦政府建立的背景:
1、政治前提:美国独立
2、理论来源:启蒙思想的影响(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3、必要性:邦联制的弊端(政治松散、经济困难、社会动荡)
二、联邦政府建立的法律依据:1787年宪法
1、内容:
①国家结构:联邦制。
特点:联邦的权力高于各州的权力,地方有一定自治权。
意义: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权力结构:三权分立.
总统(行政权):a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一般不超过两届。b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c总统对宪法负责。d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有权缔结条约,但必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e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国会(立法权):由参众两院组成。掌握立法权,宣战权等,可依法弹劾总统。国会复议时,可以以2/3多数强行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 最高法院(司法权):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终身任职。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可以依法宣布总统或国会通过的法律违宪。 Ps: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如何制约参见你们的笔记) ③政体:民主共和制
2、宪法体现的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与制衡、人民主权原则 3、对宪法的评价: 积极:①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一定民主精神。 ③巩固了独立战争的胜利结果和资产阶级统治,协调了各种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存在性别和种族歧视;没有及时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 Ps: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总统,国会也经选举产生。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起来。
三、联邦政府的完善: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1、时间:19C50S中期,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3、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Ps:“驴象之争”是美国两党斗争的代名词。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法国共和制建立的背景
1、法国大革命的根本原因:法国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ps:可详细阐述为‘内因+外因’
2、共和制确立的原因:
①根源: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资产阶级的迅速崛起,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 ③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Ps: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建立第三共和国
二、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内容: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由参院议员和众议院联席会议产生,可连选连任,实行特赦。
Ps:详解请看课本p45 二三段
2.意义:①共和派掌握实权 ②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
1.背景:统一的完成、帝国的建立
A. 统一的原因和条件:
①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普鲁士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④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
B.统一方式:三次王朝战争
2.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A.内容:①德意志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②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宰相,是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权力相对较小。 (ps:详解参见课本P46)
B.评价:①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了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②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③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3.特点:
君主是实,立宪为虚;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Ps:英法美德四国政体比较 参见“同步解析p50”;
法德政体详细比较 参见“同步解析 p47”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1840-1842)
1、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为了开拓中国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839年 林则徐)
2、经过:1840-1842
3、结果:
1842年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内容:a割香港岛 c.赔款2100万银元
b.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 d.协定关税
(ps:b、d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赁土地房屋。
4、影响: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经济关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社会矛盾:由单一的阶级矛盾向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转变;
d.革命任务:由反封建变为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e.思想文化:由闭关自守盲目自大,转变为开始向西方学习。)
5.中国战败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专制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②客观: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③主观:清王朝腐朽落后,军备废弛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58-1860) 英法火烧圆明园
1.原因: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修约要求被拒。
2.结果:
1858年《天津条约》:①十口通商;②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允许外国商人到中国内地经商,游历和传教;④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ps:各条约详细内容看课本+美俄趁火打劫)
3、影响:
①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4.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重视科技创新发展生产力;要有忧患意识,与时俱进的精神
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运动过程(1851-1864)
1.开始标志:1851金田起义。
2.初建政权:永安建制
3.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与清廷对峙。
4.军事全盛:北伐西征。
5.由盛转衰:1856年天京变乱。
6.结束:1864年天京陷落。
Ps:失败的原因: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二、《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
1.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2.核心内容: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3.评价:
①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②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结晶。③空想性: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④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落后于时代潮流。
三、《资政新篇》:1859,洪仁玕
1.目的:重新振兴太平天国。
2.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主义的设计,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形势未能实行。
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爆发原因:
①根本原因:为了适应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以及日本制定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②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2.过程:
牙山丰岛海战→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黄海海战(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旅顺大连被占)→威海卫战役(全军覆没,丁汝昌,刘步蟾自杀)
3.结果:清廷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条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影响:列强侵略中国的手段发生了变化,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4.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欧美列强默认或支持的态度
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进一步瓜分中国
②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义和团口号:扶清灭洋)
2.结果:清廷战败,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内容: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功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一、背景
1.政治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2.经济基础:清末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兴中会、华兴会、同盟会)
5.军事基础:各地开展武装起义(其中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
6.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导致湖北防务空虚。
Ps: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发展为三民主义)。
二、经过:
1.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2.: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体现原则: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制内阁。)
三、结果: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
1912年2月12号,宣统帝宣布退位,清朝覆灭。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四、评价:
1、性质: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历史功绩(成功!):
①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②经济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3、局限性(失败!)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原因:主观: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原因);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历史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3.评价:
①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意义: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国民大革命:它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错误,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导致革命失败。(失败的标志: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历史必修一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南昌起义(1927.08.01)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土地革命:
1.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核心)和根据地建设。(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3.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
三、红军长征(1934-1936):
1、原因:根本原因:党内犯了左倾错误;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转折: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3.胜利结束:1936年甘肃会宁会师。
意义:红军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
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
1、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是淞沪、太原、徐州、武汉(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标志着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作用是迟滞了日本侵略。
2.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本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3.国民党是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抗战路线。
4.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
5、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中国胜利。
中国胜利的原因是:
1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2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做出重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历史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阶段:
1.1945年《双十协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但是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2.1946年签订政协协议,但是很快被国民党撕毁。
二、战争阶段:
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Ps:中国共产党采取运动战的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2.战略反攻序幕的揭开: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战略决战:辽沈战役(1948年9月)、淮海战役(1949年1月)、平津战役(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4.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号,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三、胜利阶段: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①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②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立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①中共的正确领导(核心); 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灵魂); ③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方向); ④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基础) ⑤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中坚); ⑥组成了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保障)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历史必修一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显露。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力量逐渐壮大,独立工人运动兴起。( 三大工人运动)
3.思想基础: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
4.主观因素: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二、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内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他还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积极进行斗争。
2.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三、初次实践:1871年巴黎公社
1.评价: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他的时间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2.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不成熟,工人阶级力量不够,法国缺乏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 ②主观: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缺乏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③客观:反动势力力量强大。
历史必修一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背景
1、客观:①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②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矛盾尖锐,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③一战加剧了我国的社会矛盾。
2、主观:①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并有农民作为同盟军; ②布尔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二、过程:
1.二月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列宁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
3.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布尔什维克党意识到革命的和平发展已经不可能,必须要用暴力手段夺取政权。
4.十月革命:11月7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攻占冬宫的信号,次日凌晨,东宫被占领,彼得格勒武装齐获胜。 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5.苏维埃政府的建立: 标志是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召开。
会议内容:①在政治上,《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②在经济上,《和平法令》,退出一战。为俄国赢得时间,巩固政权,发展自己的实力。 ③经济上,《土地法令》,目的是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④组织上,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
大会结果: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确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三、十月革命的意义:
①性质: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对俄国:使我国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③对世界: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④对人类历史: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历史必修一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2、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实施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历史必修一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3、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宪法。
4、1984年,政府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5、加强基层民主建设:1998年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Eg:吉林省的海选制度。
历史必修一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2、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祖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1997年7月1日中国收回香港,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意义:标志着中国西学了香港被侵占了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收回澳门,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
4、香港澳门回归的最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实力提高。其他原因:一国两制的构想;祖国统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中英宗谱联合声明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法律保障。
5、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①1979年元旦,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三十年来的真正停火。 ②1987年,开始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两岸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③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④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中国大陆。 ⑤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
6、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阻力:a有利因素: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国际公认世界只有一个中国;两岸交流日益频繁,双方不断增进了解。 B阻力:势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历史必修一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在国际交往中,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主要体现在“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倒向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
2、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中印双边会谈中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关系准则和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
5、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也叫亚非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同:遭受殖民主义的灾难和痛苦;解除殖民主义的痛苦和灾难,发展民族经济。
异:指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会议的意义:加强中国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历史必修一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1、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内恢复了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2、1971年,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改善关系的首要前提是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3.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符合符合中美两国的战略利益(所以说,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②美国: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长期现身越南战争,进退维谷。
③中国:苏联陈兵边境威胁中国安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需要;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需要。
④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因周恩来的邀请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3、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成就包括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比如说,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apec上海峰会;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比如说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历史必修一第一课
(1)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内容:①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周王室
②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③层层分封
作用:①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
(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被称为大宗;
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或者是庶母兄弟是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
②双重关系(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
实质: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作用:①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 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与原始笔记有所改动)
(3)礼乐制度 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历史必修一第二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春秋时期
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2、表现: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
②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
③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
二、战国时期
1、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3、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
基本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度
特点:①皇权至上(皇帝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权力全部揽于自己手中)
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职)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①职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②相互关系: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九卿:三公以下的中央政府官职
3、郡县制(地方)
特征:①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与西周分封制的根本区别)
②县以下设乡、里、什伍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历史必修一第三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贯穿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一条主线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
一、西汉
(一)七国之乱
1、原因:①历史原因:汉高祖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
(郡国并行,上次青岛市摸底考试有一个郡国并行的看图题)
②直接原因:面对诸侯国尾大不掉之势,贾谊、晁错等人上书,主张消减封国
2、过程: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接受建议,开始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二)汉武帝改革
1、根本目的:为了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2、措施:
①建中朝(“中朝”(内朝)是决策机构,由皇帝左右亲信充任中朝的主要官吏尚书令、侍中、常侍等职。原先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外朝”。)
②设刺史(刺史是一种监察官员,负责监察地方)
③推恩令(解析: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儿子也可以获得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皇帝直接控制的郡守管辖。通过推恩令,消弱了地方实力,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3、作用:
①积极: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皇帝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后来外戚和宦官专权。
(注意与经济和文化相联系,文化上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上是由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所决定的;而经济上“重农抑商”也是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产生的。)
二、唐代
经过东汉末年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动荡之后,隋唐实现了统一。
唐中叶发生了安史之乱,参与平叛安史之乱的唐朝大将和安史降将被封为节度使,他们拥兵自重,使唐中叶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三、五代十国
1、实质: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2、特点:政权更迭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3、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四、宋太祖改革(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收精兵
统兵权 归“三衙”掌管(三衙由殿前司、侍卫步军司和侍卫马军司三部分组成)
调兵权 归枢密院掌管
使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兵权最终由皇帝掌握。
(2)削实权
兵权——枢密院
中央: 削弱了宰相权力 财权——三司使
行政权——中枢门下 (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
地方: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下设通判,负责监察。
(3)制钱谷
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部分外,其余运往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2、影响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到北宋为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基本告一段落,以中央的胜利而结束。)
历史必修一第四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贯穿中国古代史的第二条线索: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隋唐时期)
①三省为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
②尚书省下设六部。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完整的相权又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2、发展(宋朝)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
①中枢门下——负责行政
②枢密院——负责军事
③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负责财政
3、三省六部制的废除(元朝)
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二、明朝皇权的加强
1、明朝初年,沿袭元制,设中书省。
2、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①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专制皇权达到新的高度)
②由于事务繁忙,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
3、明成祖时期
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此后内阁地位逐渐上升。
注意:“票拟”和“批红”
三、清朝专制皇权的加强
1、清朝初年:承袭明制,设立内阁。重要的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军机处的设立
(1)时间:清雍正年间
(2)职责:可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政务,但由于军机处官员品级不高,
只能跪奏笔录。
(3)影响:
①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②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鸦片战争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形成大约60年左右时间,形成过程中有四个关键点:
1、1840年,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
2、1856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及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
3、1894年,甲午战争 签定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基本形成。
一、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19世纪前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获取原材料,
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大门,但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
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沉重打击英国鸦片活动,为维护鸦片贸易,英国发动了侵华战争。
2、虎门销烟
在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处于贸易逆差,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英国向中国鸦片,清政府开始禁烟,
1839年发生了虎门销烟
3、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1842年
4、结果:清政府战败,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附件、
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5、《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贸易)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领土)
③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6、影响
①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②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中国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
【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及启示】模块P52页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在华利益
②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改约
2、过程
①第一阶段:1856——1858年《天津条约》
②第二阶段:1859——1860年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3、内容
(1)《天津条约》内容
①开放10个通商口岸
②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外国军舰、商船可自由在沿海、沿江口岸航行
④外国人可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2)《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开天津为商埠
②割九龙司给英国
4、影响
①中国领土与主权被进一步破坏,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
②清政府权利结构发生变化
③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第十五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中日甲午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日本侵华是蓄谋已久的基本国策。
(解析: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由于改革不彻底,封建残余浓厚,国内市场狭小,日本需
要从侵略扩张中寻找出路,因此制定了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②具体原因:日本国内爆发了经济危机。
③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2、过程:
①开始的标志:日本在朝鲜半岛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甲午战争开始。
②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马关条约》主要内容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领土主权)
②赔偿日军军费两亿两白银(是中国财政不堪重负)
③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最里面为重庆)
④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列强对中国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变化,影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是《马关条约》所有条款中危害最严重的一项)
4、《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通过内容分析可以得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后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条约。
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②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是:三国干涉还辽。三国指俄国、德国和法国)
③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财政的负担,使之不得不转借外债,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④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⑤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
①根本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借口:“救助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
2、危害:
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②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③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第十六课 辛亥革命
一、原因: 1、根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矛盾)
2、直接: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挽救危机的骗局(阶级矛盾)
二、革命准备工作
1、组织基础
①1894年,兴中会成立,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了一个
新的阶段。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即“三民主义”。
【重点问题突破】“三民主义”解析
(1)内容:
①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②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推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建立)
(比维新派的兴民权的思想先进:民主共和国比君主立宪先进)(解决了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资产阶级的土地政策)
(2)评价:
积极: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①三民主义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②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制定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④推动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局限性:①大汉族主义。
②没有提出“反帝”目标。
③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论战
(1)内容:①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②要不建立共和政体(根本不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
(2)作用: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3、军事基础:武昌起义前最著名的起义:黄花岗起义。
4、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武昌起义
1、概况: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在武昌发动起义。
2、结果: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定国号“中华民国”,政体“五族共和”
3、意义: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四、中华民国成立
1、标志: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①中华民国主权归全体国民所有(实质: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
②国民一律平等,享有居住、财产、言论等自由。
③ 实行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为了限制袁世凯)
(2)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五、袁世凯夺权
1、原因:①帝国主义支持
②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软弱与妥协
③袁世凯个人的权术和阴谋
2、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条件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
③袁世凯接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1912年2月,清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政府统治的结束。
4、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篡夺。
六、失败原因: 1、主观(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模块四点)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七、评价
1、积极: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局限性: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篡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
第十七课 五四爱国运动
一、原因
1、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2、具体原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3、直接原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二、过程
项目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1919年5.4——6.3 1919年6.3日之后
活动中心 北京 上海
运动主体 学生 工人阶级
斗争方式 罢课 “三罢斗争”
【要点解析】
1、五四运动最具概括性的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在五四运动的第二个阶段,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五四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这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一个重要标准。
三、结果:取得了初步胜利(仅仅是初步:因为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1、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
2、罢免了张宗祥、陆宗舆和曹汝霖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3、出席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拒签《凡尔赛和约》(这是中国近代史第一次拒绝签订列强条约)
四、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
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与科学精神。
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用于解放的精神。
4、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6、五四运动的伟大功绩在于启蒙了人民的思想,为革命准备了力量。
五、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
项目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根本不同) 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不同 三民主义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目标不同 民主共和国 人民民主共和国
革命深度 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 革命纲领彻底,广泛发动群众
结果 任务没有完成,以失败而告终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以胜利而告终
第二十一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条件
①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考点】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④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成立
(1)时间:1921年7月23日
(2)标志: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重点问题突破】中国共产党“一大”
(1)地点:现在上海法租界,最后一天到了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
(2)内容:
①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
③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④成立领导机构中央局。
(3)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②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③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中国共产党“二大”
(1)时间:1922年7月
(2)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现阶段奋斗目标(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反军阀。
【分析】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深刻认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国情和社会本质(中国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性质)的基
础上提出的,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反对资产阶级的,而中国国情决定资产阶级是可以团结和争取的势力)。
二、中国工人运动(1922——1923年)
1、党领导工人运动的最高机构:1921年成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2、1922年开始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这次工人运动的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
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为终点。
3、经验教训:必须团结广大农民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三、国民革命
1、开始的前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重点问题突破】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过程
(1)1923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确立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3)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
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国公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国民革命的开始: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推动下,以“国民大革命”为口号,以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为目标的全国
性革命运动开始。
3、:1926年,北伐
4、失败: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失败,
也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
5、教训: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进行武装斗争。
四、南昌起义与井冈山道路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意义:打响了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内容: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意义: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道路,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3、井冈山道路
(1)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地点:湘赣边)
(2)1927年10月,秋收起义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地区,建立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注意】结合课本“从1928——1930年”那段小字内容,了解建立了一系列根据地的核心是赣;结合课本《红色根
据地形势图》分析得出根据地主要是在南方,原因是受北伐的影响。
(3)井冈山道路(也叫“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①含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②三要素: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③评价:井冈山道路是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科学地指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④标志: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五、红军长征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
②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③重要原因: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解析】“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队中国的入侵,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主张对外对日军进攻
步步退让,对内积极。
2、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3、长征的实质:红军的战略转移
4、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纠正了中共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意义:
①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问题,是中共由幼稚到成熟的标志。
②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5、《八一宣言》
(1)时间:1935年8月1日
(2)主张: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1936年10月,红军会师甘肃会宁,长征结束。
7、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长征过程中中共和红军经过千锤百炼,保留下来的都是精华,构成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主力。
③长征沿途宣传了革命思想。
六、西安事变
1、发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主要原因:张学良、杨虎城受到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感召和影响。
2、时间:1936年12月12日
3、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结果:在中共的调解下,和平解决。
【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1)根本原因:当时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2)重要原因:为了逼蒋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七、国共合作抗日
1、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实现过程:《八一宣言》(中共提出建立统一战线)——《西安事变》(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3)标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
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重点问题突破】国共两次合作比较
项目 第一次合作 第二次合作
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 党外合作
广泛性 四个阶级的合作 全民族
斗争对象 反帝反封建 反帝
斗争结果 中途破裂 抗战胜利
2、抗日战争的开始阶段
国民党——正面战场(主导地位)
共产党——敌后战场(辅助地位)
【了解】国民党在这个时期正面战场组织了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太原会战。
共产党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是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
3、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1)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
(2)国民党政策开始转变为消极抗日,积极。
①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容共、防共、限共、“的方针,掀起了三次。
②制造了“皖南事变“
(3)中国共产党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理有据有节”的方针,
对国民党浪潮坚决反击,同时为了民族利益,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抗日战争的结束
(1)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生了做出了重大贡献。
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④使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八、解放战争
1、两种命运(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两种命运)
(1)中国共产党 1945年召开七大 主张废止国民党独裁,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2)中国国民党 1945年召开六大 主张准备发动内战、坚持专政和拒绝成立联合政府。
(3)为了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①1945年8月,“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签订《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②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分定了国民党内战独裁方针。
2、解放战争的过程
(1)中国共产党战略防御阶段
①解放战争开始的标志:1946年6月底,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国规模的内战开始。
②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解放区,国民党由全民进攻转入重点进攻。
【注意】与山东有关的重点战役: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
(2)中国共产党的战略进攻阶段
1947年夏,依照毛泽东确立的“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部署,刘伯承、邓小平千里挺进大别山。
中国共产党转入战略反攻。
(3)双方决战
①背景:解放军的力量已经超过国民党军;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②时间和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③结果:中国共产党胜利。整个东北全部解放,华北及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除少数据点外也全部解放。
(4)解放战争的结束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第二十二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开国大典
1、《共同纲领》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我们书上把这次政协会议称之为“新政协”是相对于1946年1月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而言的。从时间背景上来看,解放战争已经取得成功,所以这次政协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国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一个重要文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共同纲领》的作用:“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共同纲领》体现的原则:人民民主原则。
(解析:注意一个问题,这个时期中国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呢?这是时期中国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主要是由当时社会经济成分所决定的,从这一点上大家应该可以得出《共同纲领》之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2、新中国成立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②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③新中国的成了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二、1954年宪法(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1、颁布背景:
①政治上:为了保障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②经济上:为了给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需要制订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内容:
①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②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③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
④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了宪法。
3、特点: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意义:①它的颁布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
②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③它的颁布极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共同纲领》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954年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大会制度。
3、人大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
①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②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③昭示着中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4、曲折发展
①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时趋于停顿。
②“十年文革”间,名存实亡。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得恢复和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1、合作基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2、指导思想:1956年提出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基本组织:政治协商会议。
5、角色变化:1954年宪法颁布之前,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责,
1954年宪法颁布后,全国政协成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舞台。
6、曲折发展:
①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干扰了政协的正常工作。
②“十年文革”中,政协工作陷于瘫痪。
③ 文革后,政协恢复,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7、1982年中共提出的政协工作的新的指导思想(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实行原因:由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决定。
2、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
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3、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按时间排列)
【重点问题突破】中国民主政治的三个主要特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2、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二十三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历史背景
①根本原因:党内“左倾”错误占据主导地位。
②毛泽东对形势做出了错误判断。
③林彪、江青集团利用了毛泽东的错误。
2、“十年文革”对民主法制破坏的表现
①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②“全面夺权”造成司法部门瘫痪。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都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
④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3、得到的教训:必须重视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二、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1、背景:①“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方针。
2、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措施
(1)首要环节: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二十年,法制建设的步伐加快,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①颁布了《1982年宪法》
②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1999年《行政复议法》,规范了政府行为,
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和人民平等的原则。
(4)1997年“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三、基层民主选举
1、地位:基层民主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2、改变:①建国初,基层干部是由上级政府任命。
②现阶段,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基层干部
由直接选举产生。
3、历史意义:
①中国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②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是中国政府为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保证群众的民主权利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第二十四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发展过程
【注意】“一国两制”构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发
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1、提出:50年代中后期,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
2、酝酿:1981年,叶剑英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成为后来“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形成: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的深刻含义。
“一国两制”的内容: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
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4、宪法保证:1982年宪法将“一国两制”写入宪法,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
5、正式确立:1984年,“一国两制”被正式确立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
二、香港、澳门回归
【注意】(1)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而台湾问题不是历史遗留,而是内战遗留问题。
(2)回归后台湾的自治程度比港澳更高,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
1、回归的条件 ①根本原因: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澳门问题指明了方向。
③英国和葡萄牙政府的不断试探。
2、回归的时间 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②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3、历史意义 ①香港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千屈辱,翻开了香港历史新的一页。
②中华民族在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③是“一国两制”构想运用的结果。
④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重要性和紧迫性 ①将大大加快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②将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2、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
①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②80年代以来,“通邮、通航、通商”三通的限制逐渐放宽。
③1992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只有一个中国”原则上达成共识。
④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⑤2002年,“十六大”再次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3、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阻力 ①外部:外国势力干涉
②内部:势力的破坏(根本阻力)
第二十五课 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概念介绍(要求了解即可)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互相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
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二、美苏冷战的原因
1、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
2、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3、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而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三、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基本特征:遏制共产主义并且不诉诸战争
“铁幕”演说中“铁幕”的含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1、杜鲁门主义(1947年提出)
①内容: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②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③标志: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注意】(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①根本目的:以经济手段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
②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注意的延续和扩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经互会”
3、柏林危机
①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
②表面上是美、英、法与苏联的较量,实际上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较量。
4、北约成立(1949年成立)
①性质:是一个军事和政治组织。
②根本目的:通过军事手段控制西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1955年,成立华约
④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四、美苏冷战的历史影响
1、美苏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部分。
2、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和战争的威胁之下。
3、美苏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兵,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4、美苏两国争夺势力范围,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五、“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注意】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不属于冷战范围。
1、朝鲜战争:
影响:①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
②“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
影响:导致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赶上了美国。
第二十六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导言:美苏冷战对峙40多年,但这40多年间并不是一成不变,其中有三股实力逐渐发展壮大。
一、欧洲共同体
1、原因:
①根本原因: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②主要原因: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③直接原因:为了摆脱美国控制。
2、成立: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性质: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
4、合作内容:关税、农业、货币,加强科技合作(其中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是欧共体的两大支柱)
5、影响 ①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
②美国霸权地位严重消弱,不得不改变对欧政策。
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多极化的发展。
二、日本
1、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基本前提: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残余的封建因素。
②美国大力扶植日本。
③日本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2、影响
①日本经济逐渐达到和超过战前水平,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②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加速了多极化进程。
三、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实力壮大)
1、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基础:二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的独立国家。
②主要原因:美苏冷战严重威胁了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③直接原因:这些国家想要谋求维护自身主权、独立、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2、诞生的标志: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
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
3、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4、“不结盟”的含义: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
5、影响:
①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②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
第二十七课 新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指的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一外交政策贯穿新中国整个发展历程,直到今天,依然是我国的根本外交方针。
一、50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
1、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外交的“三大原则”
①“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与外国建立的耻辱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③“一边倒”——完全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方。
(分析: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敌视孤立中国,中国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和发展经济,完全导向社会主义阵营)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彻底破裂,中国外交要努力争取两个中间地带(临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2)主要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5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
①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②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亚非国际会议”,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达成了
“万隆十项原则”
【解析】“求同存异”
异: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同: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要求。这是亚非会议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
(4)特点:包容性和开放性
(5)意义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二、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原因:
①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②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③亚非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中作用加强。
(2)时间:1971年,第26届联大
(3)地位: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最主要的标志。
2、中美建交
(1)原因: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
(3)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
3、中日建交
(1)原因:中美建交的推动
(2)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恢复正常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
1、国家环境: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和评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2、国际交流与合作
(1)四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
(2)表现
①积极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②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2001年,中国加入WTO
③积极参与地区性组织的外交活动
? 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 决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表现
①改善和发展同大国之间的关系
②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③维护联合国权威
第二十八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一、苏联解体
1、苏联解体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导致各种矛盾激化。
②主要和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政治体制改革
③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
2、东欧巨变(1989——1990年)
(1)实质:是东欧国家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由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
(2)原因:
①根本原因:东欧各国沿袭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产生了许多问题。
②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
③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3、“八一九”事件
①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国内政局混乱
②影响: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4、苏联解体的时间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二、缓和与动荡并存
1、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原因:美苏两大集团对峙结束,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使一些地区冲突得到了缓解。
2、在缓和的同时,也存在动荡,原因是
①两级格局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力量对比平衡,冷战掩盖的民族、领土、宗教矛盾暴露出来。
②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③恐怖主义活动频繁。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1、当今国际形势的特点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②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2、造成当今国际局势的原因
①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
②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力量增强。
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历史意义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