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社会热点话题作文素材精选

文/原来你还在这里
专题: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关心,高考社会热点话题的作文素材有哪些的,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点人物素材

李斯特义收学员

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现在姑娘面前。姑娘惊恐万状,抽泣着说,冒称是出于生计,并请求宽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弹给他听,并加以指点,最后爽快地说:“大胆地上台演奏,你现在已是我的学生。你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最后一个节目,由老师为学生演奏。”李斯特在音乐会上弹了最后一曲。

奥卡姆剃刀

六百多年前,教皇把一个神学领域的异端分子关进监狱,目的是不让他的思想得到传播。这个异端分子叫威廉。上帝保佑,威廉居然逃跑了,并投靠了教皇的死敌-德国的路易皇帝。他对路易说:"你用剑来保卫我,我用笔来保卫你。"威廉写下的大量著作都影响不大,但一句不见他著作中的格言却享有盛名。这句格言只有8个字:"如非必要,勿增实体。"其含义是:只承认一个个确实存在的东西,凡干扰这一具体存在的空洞的普遍性的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和废话,应当依据这一格言一律取消。这一似乎偏激独断的思维方式,被称为"奥卡姆剃刀"。六百多年来,一个又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磨砺着这把"剃刀",使之日见锋利,终于成为科学思维的出发点之一。凡使用这把"剃刀"的科学家,无不成果辉煌。

对机器人开诗歌专栏不要轻视也不要恐惧

诗歌创作被称为人类想象力的高级表现之一,写诗被视为人类最后的一个精神文化堡垒。今年5月19日,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在北京举办了她“个人”第一部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新书发布会,引发诗人圈空前的热议和争论。8月19日,小冰开设专栏“小冰的诗”,独家发布她的新作《全世界就在那里》(外二首),第一次在报纸上开专栏,再次引发读者的强烈讨论。

人工智能的每一次突破,都引起社会轰动和震撼,并一次次打破了人类的认知局限,不得不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人工智能。机器人先是在机械式体力劳动方面,逐步取代了人类,“机器换人”成为工业4.0的一致认同,亦引发各界对失业的争议。

机器人在智力方面的进步,更加令人感到不安,如今机器人不仅在国际象棋、围棋等顶尖智力游戏里,战胜人类高手,并挺进艺术创作领域,会唱歌、写财经评论、写诗、开专栏,展现人工智能的艺术创造力。

吴永宁坠亡,该鼓励什么样的极限挑战

据报道,近日,自称“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全网粉丝超百万、26岁的吴永宁在湖南长沙某大楼坠亡。警方通报称,其死亡原因系高空坠亡,排除他杀。

吴永宁坠亡的消息,引发舆论热议。不少人在震惊、惋惜之余,对吴永宁挑战极限的精神给予热情肯定,认为他的努力让世人看到了中国人久违了的血性。这不难理解,毕竟,从今年2月10日开始发布第一条高楼极限运动视频,仅仅10个月光景,吴永宁就“收割”了百万粉丝。这其中,除了视频平台的幕后推动之外,也表明一般民众确实有着某种“英雄崇拜”的情结。

现在已经很难搞清楚,在吴永宁“每天都在爬”、每次都在“玩儿命”的过程中,支撑他坚持下去的动力究竟是什么?但有一点想必是一个重要因素,即经由网络直播,他精准地实现了与粉丝的互动,“大楼就在那里”,固然是一个吸引他去不断攀爬的因素,而粉丝的欢呼与打赏等则是最直接的驱动力量,让他停不下来。

而正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吴永宁获得了巨大的满足与成就感,有掌声,也有金钱的回馈,更有某种聚光灯下的“超人想象”。与这些荣光相比,现实生活中的亲情、爱情,或许只能被视为羁绊。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他的女友劝说得多了,就会被他屏蔽或者不被理睬。对于一个沉浸在“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语境中的人而言,任何正常都是难耐的平庸。

事实上,吴永宁并非不知道自己行为的危险性。今年10月,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这项运动在国内是违法的,我去小区经常会被保安和物业阻挠,只能偷偷摸摸的,靠运气。被警察抓、进局子是常有的事儿,不过到目前为止,除了教育我们一顿也没什么特别严重的处分。”从这段话中,我们看不到对法律的敬畏,也看不到任何自我警醒,倒是满满的自以为得意。

这显然是有问题的。挑战极限的价值没有错,但问题在于,这个世界并非只是为了某些个体而存在的,任何个体的行为,哪怕是为了拓宽人生存空间、想象空间的努力,也应该遵循基本的准则和边界。遵守公共秩序是一个标准,守法则是另一个标准。也即,不仅要爱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也有责任和义务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影响其他人的生命安全。

遗憾的是,这些基本常识,在网络直播的喧嚣中往往被轻易忽略,或者有选择性地被无视。人们只愿意看到一个高出同侪的“英雄”,一个寄托了众人潜在意志的“代言人”,为他欢呼、喝彩,顺带打个赏。至于更多的责任伦理、社会规范、公共秩序,甚至包括“英雄”的生命等等,均不在讨论者的谈资范围之内。

如果说,吴永宁自己给挑战视频打上“不作死就不会死”字样,更多是希望引起关注的话;那么,后来潮涌而来的粉丝欢呼,恐怕带动了他“不作就死”的节奏。这种群情激奋的鼓励,或许才是将吴永宁推向不归路的强大力量,且无法停歇。

我们都是庸常的路人甲或路人乙,但我们喜欢创造出个把“英雄”,用作我们乏味生活的点缀,稍稍满足一下未曾泯灭的“英雄梦”“极限情”。这实际是一种很悲哀的社会心理:常态生活中鲜有自立自为的努力,却往往把情绪寄托到别人身上。

多少年来,我们总是讴歌英雄,礼赞死亡,鼓励人要有血性,但那都是对他者而言,反求诸己则立马变幻了腔调,喜欢弄点绿植、谈谈养生、中医是最爱、保养是信仰云云。也因此,学者自沉,他们歌颂;诗人跳楼,他们礼赞;高空失手,又是一轮溢美的谀辞。

人当然应该有些血性,也不妨多一些探索、挑战的精神,但前提是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不要将自己置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自伤境地,更不要将自己不能、不愿去做的行为投射到他人身上。

小编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