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正式公布!教育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教育学原理》课程大纲
[考查目标]
1. 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 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 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 关于“教育”的陈述类型
教育定义;教育隐喻;教育口号。
2.教育定义的类型
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
3. 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教育的本质与教育概念的内涵;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家庭教
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1. 教育的结构
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 教育的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三)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 教育的起源
2.古代教育的特征
3. 近代教育的特征
4. 现代教育的特征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与改革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教育独立论与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再生产理论。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2.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3.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4.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5.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6. 媒介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1. 教育的经济功能
2. 教育的政治功能
3. 教育的文化功能
4. 教育的科技功能
5. 教育的人口功能
6.教育的生态功能
(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现代化与教育变革;全球化与教育变革;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
学习化社会与教育变革;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民主化与教育变革;本土化、民族化与教育变革。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1. 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
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
2.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1. 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外铄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2. 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 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4. 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 个体的个性化与社会化
2.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
四、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
1. 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2. 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内在目的论,外在目的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适应生活
说。
3. 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个体发展需要。
4. 我国的教育目的
1949 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5. 全面发展教育与立德树人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诸育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目标
1. 培养目标的概念及演变
培养目标的定义;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培养目标的演变。
2. 我国学校的培养目标
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大学的培养目标。
五、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1. 教育制度的概念
2.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3. 我国教育基本制度
(二)学校教育制度
1. 学制的概念与要素
2. 学制确立的依据
3. 各级学校系统
4. 各类学校系统
5. 1949 年以来我国的学制;1951 年的学制;1958 年的学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
(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1. 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
2.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3. 非正规教育的复兴及其对正规教育的影响
4. 高中的多样化、特色发展及其与大学的衔接
5.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6.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六、课程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1. 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定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 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二)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三)课程开发
1.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泰勒的目标模式;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施瓦布的实践模式。
2.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
3.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目标的来源;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我国中小学课程目标及其演变。
4. 课程的范围、组织与结构
5.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的取向;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与课程。
6.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含义;课程评价的模式与功能;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
(四)课程改革
1. 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
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学生发展。
2.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
3. 1949 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七、教学
(一)教学概述
1. 教学的概念
教学的定义;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与联系。
2. 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
(二)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
1. 教学理论概述
学习理论及其与教学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 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社会互动教学理论。
(三)教学原则
1. 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
2. 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四)教学模式
1. 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模式的结构。
2. 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逆向设计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项目探究教学模式;STEM 教学模式。
3. 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五)教学过程
1. 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
2. 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3.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的模式。
4.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考评。
(六)教学组织形式
1. 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2. 班级授课制
3. 现代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个别辅导与个别化教学;分组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与走班制;泛在学习;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翻转课堂;混合教学。
(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法;演示法;练习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
角色扮演法;情境模拟法。
(八)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1. 教学评价的含义及功能
2.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 学业成就评价
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
4. 教学评价的改革
八、德育
(一)德育概述
1. 德育概念
2. 德育任务
(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1. 道德教育
2. 思想教育
3. 政治教育
4. 法治教育
5. 心理健康教育
(三)德育过程
1. 德育过程的要素
2. 德育过程的规律
(四)德育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发
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
个别特点相结合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教育影响的连续性原则。
(五)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锻炼;自我教育;榜样示范;品德评价;奖赏与惩罚。
(六)德育途径
1.德育课程与直接的道德教学
2.全方位德育与间接的道德教育
教学育人;指导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协同育人。
(七)德育模式
集体教育模式;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社会行动模式。
九、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1. 教师的概念与类别
2.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3. 教师劳动的特点
4. 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5. 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与结构;教师专业标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取向与途径。
6.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专业自主与教师的专业权利;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义务。
(二)学生
1. 学生及学生观
2.学生发展及年龄特征
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发展特征;学业发展,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生涯发展。
3. 学生群体与学生组织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青年及少年儿童组织及其建设;学生群体与组织的作用。
4.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三)师生关系
1. 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
学生中心论;教师中心论。
2.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中外教育史》课程考研大纲
[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把握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 程的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别是代表性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 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的学风。
3. 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历史事实,总结 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教育心理学》课程考研大纲
[考查目标]
1、识记与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实验。
2. 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3. 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
1. 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2. 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3. 自我的发展规律与教育
自我发展概述;自我概念与自尊的发展;自我发展的教育启示。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
3. 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三)社会化与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1.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2.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3.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4. 社会化与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四)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1. 智力差异与教育
2. 人格差异与教育
3. 性别差异与教育
二、学习及其理论解释
(一)学习的一般概述
1. 学习的科学含义及其生物与社会意义
关于学习的定义;学习的生物与社会意义。
2. 学习的分类
学习主体分类;学习水平分类;学习性质分类;学习结果分类。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 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华生对经典条件作用的发展;经典性条件作用的教育应用。
2. 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行为矫正技术;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3. 社会(观察)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经典实验与发现;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
(三)学习的认知理论
1. 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早期认知学习理论的启示。
2.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认知结构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
3.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学习的发现与接受之争;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4.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加涅的学习阶段与教学设计原理;认知负荷理论;多媒体学习。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主动建构性;活动情境性;社会互动性)。
3. 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4.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五)学习的人本主义理论
1. 罗杰斯的学习与教学观
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三、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
1. 学习动机的含义
2. 学习动机的分类
3. 学习动机的作用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1.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2. 学习动机的人本主义理论需要层次理论;自由学习理论。
3. 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
期望-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目标定向理论;自我决定理论。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 学习动机的培养
2. 学习动机的激发
四、知识的建构
(一)知识及知识建构
1. 知识及其类型
2. 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二)知识的理解
1. 知识理解的类型
2. 知识理解的过程
3. 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三)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1. 知识的整合与深化
2. 知识的应用与迁移
迁移及其分类;迁移理论与研究;影响知识迁移的因素;为迁移而教。
五、技能的形成
(一)技能及其作用
1. 技能及其特点
2. 技能的类型
3. 技能的作用
(二)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1. 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
加涅的智慧技能学习层级;心智技能的自动化。
2. 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
(三)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1. 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
2. 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3. 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六、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一)学习策略及其结构
1. 学习策略的概念
2. 学习策略的分类
(二)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1. 注意策略
2. 精细加工策略
3. 复述策略
4. 组织策略
(三)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1. 元认知及其作用
2. 元认知策略
(四)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1. 时间管理策略
2. 努力管理策略
3. 环境管理策略
4. 学业求助策略
七、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一)智力的基本理论
1. 传统智力理论
2. 多元智力理论
3. 成功智力理论
(二)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1. 问题及问题解决
2. 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3. 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
(三)问题解决的训练
1.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相关的知识经验;个体的智力与动机;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2.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开展探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变换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开展实践验证。
(四)创造性及其培养
1. 创造性的基本概念
2. 创造性的基本结构
3. 创造性的测量
传统的方法,标准化测验,创造性人格测验等。
4. 影响创造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知识;智力;个性;动机;情绪;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
5. 创造性的培养
创造意识形成;开发创造性思维;发展批判性思维;培养创造性个性及独创精神;激发创造动机等。
八、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一)态度与品德的性质
(二)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1. 态度的形成
2. 态度的改变
(三)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1. 品德的学习与发展过程
2. 影响品德学习与发展的因素
3. 品德的培养
4. 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教育学原理 约 60 分
中外教育史 约 50 分
教育心理学 约 40 分
(注:中外教育史包含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论述题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材料分析题 4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
五、考查目标
教育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 学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六、考试性质
教育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 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 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