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分《素问》、《灵枢》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其中,《灵枢》基本以针灸经络相关知识为主,又被称之为“针经”。所以,实际上,在很多场合下说到的《黄帝内经》,更多时候指的就是《素问》。
黄帝内经分别是由灵枢和素问两个部分组成,是相当有名的中医基础理论经典之作。《黄帝内经》开辟了对人体生理、病理学、临床诊断以及医治的认知框架,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被称作医之始祖。
《黄帝内经》分《灵枢》和《素问》两部分,是一部综合性古医书,是第1部冠以华夏始祖“黄帝”的名号的传世经典著作。在黄老庄的道家理论上的基础之上,创建了中医理论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等作品。
《黄帝内经》从相当高的站位上来论述中医学,呈现出了自然、生物、心理及社会整体的诊疗模式,其中,绝大部分的内容来自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持续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人体解剖学知识。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一共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在汉代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内容并不是一个人所著,但主要内容起源于战国时期,形成与西汉,冠以“黄帝”的名号,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
实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素问》和《灵枢》各有81篇组成,两部分一共162篇。《素问》部分主要阐述了自然规律的变化、人与大自然怎么相处等等,《灵枢》部分最主要的是脏腑、经络的学说及操作。
1、流传版本不同
《素问》现存最早版本是金刻残本,尚存11卷;通行本是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武陵顾从德影宋刻本。1949年后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和排印本出版。
《灵枢》现存最早版本为元代后至元五年胡氏古林书堂刻本,另有明成化八年(1472)熊宗立种德堂刻本、嘉靖间吴悌刻本及赵府居敬堂刻本、清咸丰二年钱熙祚守山阁校刻本等,通行本为196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明代赵府居敬堂刻本刊行的影印本及铅印本等。劫段搁
2、影响不同
《素问》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从而为祖国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千百年来,一直对临床实践起指导作用。不但为历代医家特盯所宗,而现在中医运用的基础理论,仍以本书记述为主要依据,是祖国医学重要经典著作之一。
《灵枢》是全面系统总结我国汉代以前中医学理论、经络学说和针刺技术的经典性著作,为后世医学,尤其是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讲述的方面不同
《素问》书中从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方药等各个方面,对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主要以讲养生和病因为主。
《灵枢》详细地介绍了古代九种常用针具的名称、形状和用途,讨论有关婶率疾徐、迎随等针刺补泻手法等问题。主要以针灸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