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去了解学校的性质、层次、办学类型、收费标准。对于设有分校及多个校区的院校,考生要关注考生在哪个校区就读,其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印章是否带有分校或校区的字样。
考生要综合考虑大学的综合实力、所在的城市、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往年录取分数、进校转专业政策等因素去选择大学。如果考生成绩较优秀,可选择多个因素均满足自己意愿的大学;如果要取舍,则选择自己最看重的一个因素作为出发点选择大学。
选择学校的误区:
①重地域而不重学校。
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志愿填报中选择学校时往往只注重学校所在地域,而忽视了学校本身的内涵,导致部分区域的高校录取分数线持续走高。考生更应注重学校本身的内涵。
②重学校而不重专业。
专业与考生未来的就业相关性较强。如果一味注重选择学校而忽略了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却又受到学校相关规定限制,无法调换专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成绩不理想,还会给将来的就业带来了不利影响。
温馨提示: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的2024填报志愿时怎么选择学校的相关内容,可以下载高考志愿APP查询,各大手机应用市场均可下载。
第一,选择大学,要依据大学发展演变的规律,来挑选。了解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来龙去脉,以及他的发展历程,我们就很从容地能发现,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重中之重,这样的话,就便于我们区别院校的层次。便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
第二,重视学校的历史沿革,弄清学校的前世今生。通过分析学校的历史沿革,了解一个学校的来龙去脉,我们就很容易发现这个学校的院校特色、办学传统和他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
第三,关注学校的地缘优势,纵观中国大学的分布和发展级别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在北京、上海占尽地理优势,当然名牌众多,中心城市如南京、武汉、西安、成都也是好大学集中,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发达城市和地区,大学往往发展得很好,反之则较差。
提示:下方“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是根据人工智能大数据来具体进行分析,以及根据各高校历年的招生录取数据,结合各省招生政策,理性分析录取概率,输入分数、省份、文理科,即可了解稳、冲、保能上哪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