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有枇杷树为什么感人 出自什么典籍

文/风临左岸
专题: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里没有悲哀、悲伤一类的字眼,但悲伤眷恋之情溢于言表,此是无声胜有声!意味隽永:贤妻已死多年,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怀念她,人已死,物犹存,枇杷树是妻子对十拿九稳爱的延续。

为什么庭有枇杷树感人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话之所以感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情感真挚深沉:作者归有光没有用过多华丽的辞藻来抒发对亡妻的思念,只是简单地陈述了庭院中那棵枇杷树是妻子去世那年亲手所植。这种看似平淡的叙述,实则蕴含着无尽的哀思和深情。它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妻子的爱并非一时的激情,而是经过时间沉淀后依然深厚而持久。

以景寄情:枇杷树从当年的幼苗长成如今的亭亭如盖,时间在流逝,而树在不断生长。树的成长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映衬出作者内心思念的绵延不绝。读者能从这棵树的变化中,深切体会到作者失去妻子后的孤独和岁月的沧桑。

引发共鸣:大多数人在生命中都经历过失去亲人或爱人的痛苦,这种失去后的怀念和无奈是共通的情感。这句话让读者能够代入自己的经历,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被深深打动。

含蓄委婉:中国文化中,常常讲究情感表达的含蓄。归有光通过描写枇杷树,委婉地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更具韵味,让读者在细细品味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情。

比如,当我们在生活中看到一个曾经与亲人共同拥有的物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曾经与亲人在一起的时光,这种相似的情感体验使我们更能理解归有光的心情,也更能被这句话所感动。

庭有枇杷树出自什么典籍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出自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分两次写成。前四段写于明世宗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当时归有光18岁。在经历诸多人生变故后,他于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年),又为这篇散文增添了补记。

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切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文中借一轩以记三代之遗迹,睹物怀人,悼亡念存,叙事娓娓而谈,用笔清淡简洁,语言自然本色,不事雕饰。

作者借描写亡妻手植的枇杷树如今已“亭亭如盖”,寄托了睹物怀人、悼亡念存的思绪,其情感真挚深沉,令人动容。这句话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句。

归有光(1506~1571)是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他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小编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猜你喜欢

寒号鸟说明什么道理 中心思想是什么

24-10-03

行行出状元的上一句是什么 这句话什么意思

24-10-03

崔颢是什么朝代的人 有哪些代表作

24-10-03

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4-10-03

《岳阳楼记》原文及译文 主要讲什么

24-10-03

农夫与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24-10-03

议论文和记叙文的区别是什么吗 有什么不同

24-10-03

动作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