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厦门大学在贵州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29,最低位次是463;2024厦门大学在江苏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28,最低位次是861;2024厦门大学在广西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20,最低位次是3660。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厦门大学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具体来看一下!
厦门大学在山西文科最低分数线为601;理科最低分数线为613;
厦门大学在天津综合类最低分数线为626;
厦门大学在陕西文科最低分数线为603;理科最低分数线为626;
省份 | 学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609 | 9179 |
天津 | 综合 | 本科A段 | 626 | 6258 |
河北 | 历史 | 本科批 | 634 | 876 |
河北 | 物理 | 本科批 | 614 | 9515 |
山西 | 文科 | 本一A | 601 | 447 |
山西 | 理科 | 本一A | 613 | 5308 |
内蒙古 | 文科 | 本一批 | 597 | 320 |
内蒙古 | 理科 | 本一批 | 609 | 3419 |
辽宁 | 历史 | 本科批 | 598 | 2076 |
辽宁 | 物理 | 本科批 | 609 | 12190 |
吉林 | 历史 | 本科批 | 619 | 401 |
吉林 | 物理 | 本科批 | 642 | 1973 |
黑龙江 | 历史 | 本科批 | 631 | 388 |
黑龙江 | 物理 | 本科批 | 640 | 3033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49 | 7975 |
江苏 | 历史 | 本科批 | 628 | 861 |
江苏 | 物理 | 本科批 | 639 | 8379 |
安徽 | 历史 | 本科批 | 637 | 713 |
安徽 | 物理 | 本科批 | 648 | 5470 |
福建 | 历史 | 本科批 | 609 | 876 |
福建 | 物理 | 本科批 | 625 | 7775 |
江西 | 历史 | 本科批 | 627 | 521 |
江西 | 物理 | 本科批 | 593 | 13944 |
河南 | 文科 | 本一批 | 617 | 839 |
河南 | 理科 | 本一批 | 634 | 7548 |
湖北 | 历史 | 本科批 | 618 | 960 |
湖北 | 物理 | 本科批 | 630 | 6777 |
湖南 | 历史 | 本科批 | 623 | 595 |
湖南 | 物理 | 本科批 | 629 | 5637 |
广东 | 历史 | 本科批 | 590 | 4523 |
广东 | 物理 | 本科批 | 595 | 25600 |
广西 | 历史 | 本科批 | 630 | 339 |
广西 | 物理 | 本科批 | 620 | 3660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591 | 13666 |
重庆 | 历史 | 本科批 | 590 | 2111 |
重庆 | 物理 | 本科批 | 607 | 11037 |
四川 | 文科 | 本一批 | 612 | 60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批 | 645 | 5976 |
贵州 | 历史 | 本科批 | 632 | 463 |
贵州 | 物理 | 本科批 | 629 | 3498 |
云南 | 文科 | 本一批 | 611 | 2056 |
云南 | 理科 | 本一批 | 634 | 2247 |
陕西 | 文科 | 本一批 | 603 | 487 |
陕西 | 理科 | 本一批 | 626 | 4677 |
甘肃 | 历史 | 本科批 | 622 | 301 |
甘肃 | 物理 | 本科批 | 589 | 6950 |
青海 | 文科 | 本一批 | 559 | 165 |
青海 | 理科 | 本一批 | 544 | 781 |
宁夏 | 文科 | 本一批 | 509 | 2669 |
宁夏 | 理科 | 本一批 | 562 | 1380 |
新疆 | 文科 | 本一批 | 563 | 243 |
新疆 | 理科 | 本一批 | 564 | 1552 |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777 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4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73.6%(下同));拥有博士学位的有2363人,占85.1%。学校共有两院院士21人,文科资深教授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27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5人、青年学者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5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7人、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入选者26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8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3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8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0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项、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