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高考将采用“全国一卷”(新高考I卷)与自主命题结合的模式。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等选考科目则由广东省自主命题。
2025年广东省高考将采用全国新高考I卷(又称新课标I卷或全国1卷),具体安排如下:
统一命题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使用全国新高考I卷。
自主命题科目
选考科目(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自主命题,但仍属全国统考范畴。
考试模式
采用“3+1+2”新高考模式:
“3”:语文、数学、外语(必考);
“1”:物理或历史(首选科目,二选一);
“2”: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再选科目,四选二)。
试卷特点
全国新高考I卷题型灵活,注重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结合,难度中等偏上,强调综合素质考查。
广东高考的难度挑战既源于新高考I卷的高区分度设计,也与考生基数庞大、录取竞争激烈、政策导向向能力考查转型密切相关。
分科目难度趋势
数学科目
全国I卷延续“减少题量、提升综合性”的命题风格,应用题可能结合经济模型(如边际成本分析)或工程优化(如桥梁承重设计),压轴题侧重导数与概率统计的交叉分析;
多选题占比提升至40%,考察跨章节知识点整合能力,如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动态模型结合。
语文科目
古诗文考查转向“历史语境化解读”,需结合唐宋文学流派分析创作意图;
现代文阅读引入社科类长文本(如人工智能伦理、乡村振兴政策),新增图表数据关联分析题,要求提炼核心观点并论证现实意义。
英语科目
听力题型调整:题量增至20题,隐含多角色对话细节矛盾(如时间、地点冲突),分值占比提升至30%;
阅读选材聚焦科技前沿(如基因编辑伦理、碳中和路径),写作新增辩证分析框架,要求对科技伦理等议题展开论述。
理综/选考科目
物理:实验题侧重误差分析与装置创新(如电磁感应实验改进),计算题可能融合力学三大定律与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
化学:命题呈现“去套路化”趋势,工业流程题结合环保要求(如废水处理催化剂选择),强化多步逻辑推导(如晶胞参数与密度的关联分析);
生物:新增生态链动态模拟题型,实验设计题要求自主提出验证方案(如酶活性影响因素探究)。
竞争与政策影响
考生基数压力:应届生增至76万,物理类考生占比超60%,高分段“内卷”加剧;
复读生效应:2024年复读生占比上升,高分群体推升重点院校投档线;
政策调整:教育部强调“基础+能力+思维”三重考查,数学压轴题弱化固定解题模板,强化逻辑链条推导(如数列与不等式的交叉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