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的实施是为解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水平人才紧缺问题,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确定招生的学科专业,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

由于2023年强基计划高校招生计划还未公布,故暂时以2022年39所高校强基计划招生计划专业为例,仅供大家参考!
| 序列号 | 学校名称 |
| 1 | 北京大学 |
| 2 | 中国人民大学 |
| 3 | 清华大学 |
| 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5 | 北京理工大学 |
| 6 | 中国农业大学 |
| 7 | 北京师范大学 |
| 8 | 中央民族大学 |
| 9 | 南开大学 |
| 10 | 天津大学 |
| 11 | 大连理工大学 |
| 12 | 吉林大学 |
| 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14 | 复旦大学 |
| 15 | 上海交通大学 |
| 16 | 同济大学 |
| 17 | 华东师范大学 |
| 18 | 南京大学 |
| 19 | 东南大学 |
| 20 | 浙江大学 |
| 2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22 | 厦门大学 |
| 23 | 山东大学 |
| 24 | 中国海洋大学 |
| 25 | 武汉大学 |
| 26 | 华中科技大学 |
| 27 | 中南大学 |
| 28 | 中山大学 |
| 29 | 华南理工大学 |
| 30 | 四川大学 |
| 31 | 重庆大学 |
| 32 | 电子科技大学 |
| 33 | 西安交通大学 |
| 34 | 西北工业大学 |
| 35 | 兰州大学 |
| 36 | 国防科技大学 |
| 37 | 湖南大学 |
| 3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 39 | 东北大学 |
1、优点:被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是采用单独编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的培养模式。高校的所有的保研的名额、直博的名额、公派留学生的名额、 奖学金等政策会优先给强基班的学生。
2、缺点:专业选择范围受限,其主要招生专业也是在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生物、历史、哲学等相关专业。强基计划志愿在普通高考志愿和提前批志愿之前,一旦报考强基计划志愿,就不能再报考后面的提前批志愿和一批志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