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崩乐坏是周王朝时期,始于西周,盛于东周。意思是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典出《论语·阳货》“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释义:指周代封建制度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寓意社会制度和文化秩序遭遇重大变局,亟需内圣外王之人改进。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礼崩乐坏"是一个历史名词,具体指的是春秋时期的社会历史大变动引起的古代典章制度的破坏。"礼崩乐坏"一词出自《汉书·武帝纪》,在孔子的《论语》中也有关于"礼坏乐崩"的表述。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将"礼乐"视为理想中的政治状态。然而,随着春秋时期的到来,"礼崩乐坏"的现象逐渐显现,表现为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安。
此外,有观点认为"礼崩乐坏"并非特指某一特定的时期或事件,而是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泛指,用来形容社会秩序混乱的时代。但根据搜索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信息指向春秋时期,特别是与西周典章制度被废除相关的描述。
综上所述,"礼崩乐坏"更多地被认为是春秋时期的产物,而非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专有名词。
礼崩乐坏的标志性事件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周朝统治者是周幽王,根据《史记》记载,周幽王宠爱褒姒,废掉了王后申后与太子姬宜臼,改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为了博取美人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戏弄诸侯,最终当犬戎兵临城下再举烽火时,诸侯不再出兵,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褒姒之子伯服,并将褒姒俘虏而去。
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退走后,申侯、鲁侯、许文公等共立原来的太子姬宜臼为天子,于公元前770年在申(今河南南阳北)即位,是为周平王。因镐京已遭战争破坏,而周朝西边大多土地都被犬戎所占,周平王恐镐京难保,于公元前770年在秦护送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在郑、晋辅助下立国。东迁后的周朝,史称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