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语前置句判断口诀

文/歲月如歌
专题:

宾语前置句判断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②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屈原《离骚》)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司马迁《鸿门宴》)

②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并不多见。如:

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③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和“唯(惟)……之……”等格式,可将副词“唯(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你是问”“唯才是举”等,就是这种格式。

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时放在介词前: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如:

①王问:“何以知之?”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

①余是以记之。

②一言以蔽之。(成语)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如: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司马迁《鸿门宴》)

小编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